百词典

《江城梅花引》

时间: 2025-05-02 14:41:27

诗句

一天风雨菊凄凉。

近重阳。

竟重阳。

咫尺东篱,径湿锁寒香。

谁趁白衣蓑笠至,同携手,开柴门、泛羽觞。

登高不得望高冈。

佩绛囊。

甫迎凉。

项羽台边,空戏马、断雁无行。

更向楼头,置酒擗羔羊。

桓景家中鸡犬乐,休出户,笑仙师、费长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1:27

原文展示:

江城梅花引
作者: 陆求可 〔清代〕
一天风雨菊凄凉。近重阳。竟重阳。咫尺东篱,径湿锁寒香。谁趁白衣蓑笠至,同携手,开柴门泛羽觞。登高不得望高冈。佩绛囊。甫迎凉。项羽台边,空戏马断雁无行。更向楼头,置酒擗羔羊。桓景家中鸡犬乐,休出户,笑仙师费长房。

白话文翻译:

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菊花显得格外凄凉。重阳节快到了。重阳节已经来临。近在咫尺的东篱,湿润的路径锁住了寒香。谁会穿着白衣、披着蓑衣来到这里,我们携手一起,推开柴门,泛起酒杯。登高的机会被错过了,看不到高岗的景色。佩着绛色的囊袋,刚刚迎来凉意。在项羽台的边上,空对着马儿戏耍,断了雁阵无处可行。更在楼头,摆酒斟羔羊。桓景家中鸡犬相乐,不必出门,笑谈仙师费长房。

注释:

  • 咫尺:形容距离非常近。
  • 东篱:指东边的篱笆,古时常用作隐士的栖息之地。
  • 蓑笠:指用草编的雨具,象征隐逸之人。
  • 羽觞:古代的一种酒杯。
  • 项羽台:指项羽曾经登高的地方,象征历史的沉思。
  • 桓景:指桓景的家,桓景是古代名士。
  • 费长房:指费长房,传说中的道士,象征着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求可,清代诗人,善于诗词创作,作品多以山水田园和隐逸生活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常流露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创作背景:

《江城梅花引》创作于重阳节前后,表达了诗人对重阳节的思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风雨的背景下,传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江城梅花引》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重阳节前夕的情景,诗人通过风雨、菊花、东篱、白衣蓑笠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凄凉与人情的温暖。诗的开头通过菊花的凋零,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气氛,呼应了重阳节的主题。重阳节是一个登高、赏菊的节日,但诗人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登高,表现出一种失落感。

诗中提到的“佩绛囊”不仅是佩饰,亦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项羽台的提及则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使得诗人在自然景色中不禁思索历史与人生,抒发对英雄的感慨。此外,最后几句描绘的开心场景与前面的凄凉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生活中的乐趣和宁静。

整首诗以清新的语言、丰富的意象、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在风雨中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表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与豁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天风雨菊凄凉:风雨中的菊花显得凄凉,暗示人生中的孤独。
  • 近重阳。竟重阳:重阳节将至,表现时间的流逝。
  • 咫尺东篱,径湿锁寒香:近处的东篱,湿润的道路隐藏了寒香,引发思绪。
  • 谁趁白衣蓑笠至:引入一个访客形象,寓意与友人的相聚。
  • 同携手,开柴门泛羽觞:友人相聚,推开柴门,举杯共饮,表现友情。
  • 登高不得望高冈:虽想登高,但未能如愿,象征人生的遗憾。
  • 佩绛囊:佩戴绛色的囊袋,象征理想与追求。
  • 项羽台边,空戏马断雁无行: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空虚感。
  • 更向楼头,置酒擗羔羊:在楼头饮酒,享受生活的美好。
  • 桓景家中鸡犬乐:桓景的家中,鸡犬相乐,表现生活的恬淡。
  • 休出户,笑仙师费长房:不必出门,轻松地谈论仙人,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菊花的凋零比喻人生的无常。
  • 对仗:如“佩绛囊”和“空戏马”,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让自然景色具有人情味,增加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象征坚韧与孤独。
  • 东篱:隐喻隐士生活的理想场所。
  • 白衣蓑笠:象征隐逸者,追求自然与自由。
  • 羽觞:象征饮酒作乐,体现人际关系的温暖。
  • 项羽台:历史的反思,象征豪情与遗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咫尺东篱”意指什么?

    • A. 远处的山冈
    • B. 近处的篱笆
    • C. 传说中的仙人
    • D. 一片花海
  2. “佩绛囊”象征着什么?

    • A. 忧伤
    • B. 理想与追求
    • C. 友情
    • D. 自然的美好
  3. 诗中提到的“项羽台”意指什么?

    • A. 登高的地方
    • B. 朋友的聚会
    • C. 隐士的生活
    • D. 历史的回顾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诗词对比:

  • 对比《登高》:两首诗都涉及到登高的主题,但《江城梅花引》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登高》则强调人生的艰辛与对友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陆求可诗文集》

相关查询

游东郊以园林无俗情为韵得情字二首 游宝莲寺分韵得尘字 游白鹤山 隐甫圣可子仪同游宝莲分韵得郭字 遗夔门故书 阳春曲 宴林简州桃园 行遇小雨 新居凿井饮之味殊清胜因成一首 谢素师惠二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万里无云 包含闺的词语有哪些 千载难遇 千头橘奴 寝馈书中 螺栓 麻字旁的字 釆字旁的字 士字旁的字 包含啰的词语有哪些 青字旁的字 秕稂 肝胆相照 静重 身字旁的字 养羽 余叔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