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江城梅花引》

时间: 2025-04-27 02:45:49

诗句

风敲林叶响疏窗。

怕昏黄。

又昏黄。

只觉暮寒,潜透薄绵裳。

红飐疏花灯欲坠,雁鸿远,一声声、唤断肠。

断肠。

断肠。

漏偏长。

墨几行。

泪几行。

梦也梦也,梦不到、残月空梁。

何限情怀,闲自倚银床。

自叹工愁兼善病,消瘦影,似黄花,冷耐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5:49

原文展示

江城梅花引
作者: 张玉珍 〔清代〕

风敲林叶响疏窗。
怕昏黄。又昏黄。
只觉暮寒,潜透薄绵裳。
红飐疏花灯欲坠,
雁鸿远,一声声唤断肠。
断肠。断肠。
漏偏长。
墨几行。泪几行。
梦也梦也,梦不到残月空梁。
何限情怀,闲自倚银床。
自叹工愁兼善病,
消瘦影,似黄花,冷耐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风吹动树叶,敲响了窗户,窗外的昏黄让我心生惧怕。夜色渐深,寒意透过轻薄的衣裳。灯下的梅花轻轻摇曳,仿佛快要坠落,远处的雁群传来哀鸣,让我心如刀绞。时间过得缓慢,心中的痛楚难以言表。泪水在纸上留下几行,而我的梦境也无法抵达那残月下空荡荡的梁柱。无尽的情感让我独自倚靠在银床上,感叹自己在愁苦中消瘦的身影,如同那经过霜打的黄花,冷淡而又坚韧。

注释

  • 疏窗:指窗户稀疏,形容窗外的景象。
  • 昏黄:指光线微弱而发黄,形容夜晚的氛围。
  • 薄绵裳:轻薄的衣服,透出寒意。
  • 红飐:红色的灯笼轻轻摇摆。
  • 雁鸿:指雁群,象征孤独和思乡。
  • 断肠:形容心中极度痛苦。
  • 漏偏长:时间过得缓慢,漏壶的声音似乎显得很长。
  • 银床:指精美的床,象征富贵的生活。
  • 工愁:指长久的忧愁与病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玉珍(1705年-1744年),字子颐,号丹山,清代女词人。她以清新婉约的词风和对情感细腻的描绘而著称。她的作品多描写女性的情感世界,常常蕴含着对生活、爱情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该词作于清代,正值女性地位逐渐受到关注的时期。张玉珍身处的社会背景使得她的创作多了几分对女性情感的独特理解和表达。此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诗歌鉴赏

《江城梅花引》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透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首句“风敲林叶响疏窗”便引入了一个静谧而略带寒意的夜晚,窗外的风声与树叶的沙沙声交织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随后的“怕昏黄。又昏黄。”则反映出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夜色的惧怕,昏黄的光线似乎象征着内心的迷茫与不安。

词中的意象丰富而细腻,红飐的灯笼、远方的雁鸣,都在传递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尤其是“雁鸿远,一声声唤断肠”,更是将思乡之情与孤独感推向了高潮,令人心痛。反复的“断肠”突显了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几行泪水与墨迹也让人感受到词人对过往的缅怀与对现状的沉重感。

结尾部分“消瘦影,似黄花,冷耐霜”则展示了词人对于自身境遇的深刻反思,虽然经历了风霜,却依然保持着一份坚韧。整首词构建了一个愁苦而又优美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剖析,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风敲林叶响疏窗”: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寒冷,风声与树叶的摩擦声让人心生寒意。
    • “怕昏黄。又昏黄。”:反映了词人对夜色的恐惧和无奈。
    • “只觉暮寒,潜透薄绵裳。”:寒意透过轻薄的衣裳,突显了夜的寒冷。
    • “红飐疏花灯欲坠”:灯笼摇曳不定,似乎要坠落,暗示着不安与忧虑。
    • “雁鸿远,一声声唤断肠。”:远方的雁鸣引发了深切的思念,令人心痛。
    • “漏偏长”:时间似乎过得格外缓慢,心情愈加沉重。
    • “梦也梦也,梦不到残月空梁。”:梦境无法抵达内心的渴望与思念。
    • “何限情怀,闲自倚银床。”:无尽的情感让人感到无奈与空虚。
    • “自叹工愁兼善病”:自我感慨愁苦与病痛交织。
    • “消瘦影,似黄花,冷耐霜。”:形容自身的状态,经历风霜却依然坚韧。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消瘦影,似黄花”,通过比喻表达自身的脆弱与坚韧。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对仗:如“泪几行,梦也梦也”,形成韵律感,增强了诗的节奏。
  • 主题思想:整首词围绕着孤独、思念与愁苦展开,展现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与对生命无常的深思。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变化与无常,反映了词人内心的动荡。
  • 昏黄:代表着迷茫与无助,暗示着对未来的恐惧。
  • 灯笼:象征着希望与温暖,但又因摇曳而显得脆弱。
  • 雁鸿:象征着思乡与孤独,传达出对过往的深切怀念。
  • 黄花:象征着坚韧与生存,体现出尽管经历风霜依然不屈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怕昏黄”的意思是: A. 害怕光线
    B. 害怕夜晚的昏暗
    C. 害怕风声
    D. 害怕花落

  2. “红飐疏花灯欲坠”中的“飐”字指的是什么? A. 旋转
    B. 摇曳
    C. 燃烧
    D. 下降

  3. “消瘦影,似黄花,冷耐霜”中的“冷耐霜”表达了: A. 生命的脆弱
    B. 生命的坚韧
    C. 生命的短暂
    D. 生命的美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女性的思念与孤独,但更为细腻柔和。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在情感表达上更为直白,展现了对爱人的深切思念。

解读:两位词人的作品都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李清照的作品更加柔美,而纳兰性德则表现出直接的情感冲击力。张玉珍的《江城梅花引》则在细腻与深刻之间找到了平衡,展现出独特的女性视角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清代女性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张玉珍作品选集》

相关查询

句 其二 谒白帝庙 岁穷雨夜独卧山斋 朱槿花二首 朱槿花二首 丈人观 游灵岩 游骊山二首 游骊山二首 谒白帝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设的词语有哪些 捉贼见赃 閠字旁的字 尢字旁的字 河清三日 上限 海漘 低声 领袖后进 言字旁的字 伏伏腊腊 赏不当功 包含凝的成语 空气调节 十字旁的字 残暴不仁 割开头的成语 面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