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4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5:49
江城梅花引
作者: 张玉珍 〔清代〕
风敲林叶响疏窗。
怕昏黄。又昏黄。
只觉暮寒,潜透薄绵裳。
红飐疏花灯欲坠,
雁鸿远,一声声唤断肠。
断肠。断肠。
漏偏长。
墨几行。泪几行。
梦也梦也,梦不到残月空梁。
何限情怀,闲自倚银床。
自叹工愁兼善病,
消瘦影,似黄花,冷耐霜。
这首词描绘了风吹动树叶,敲响了窗户,窗外的昏黄让我心生惧怕。夜色渐深,寒意透过轻薄的衣裳。灯下的梅花轻轻摇曳,仿佛快要坠落,远处的雁群传来哀鸣,让我心如刀绞。时间过得缓慢,心中的痛楚难以言表。泪水在纸上留下几行,而我的梦境也无法抵达那残月下空荡荡的梁柱。无尽的情感让我独自倚靠在银床上,感叹自己在愁苦中消瘦的身影,如同那经过霜打的黄花,冷淡而又坚韧。
作者介绍:张玉珍(1705年-1744年),字子颐,号丹山,清代女词人。她以清新婉约的词风和对情感细腻的描绘而著称。她的作品多描写女性的情感世界,常常蕴含着对生活、爱情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该词作于清代,正值女性地位逐渐受到关注的时期。张玉珍身处的社会背景使得她的创作多了几分对女性情感的独特理解和表达。此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江城梅花引》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透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首句“风敲林叶响疏窗”便引入了一个静谧而略带寒意的夜晚,窗外的风声与树叶的沙沙声交织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随后的“怕昏黄。又昏黄。”则反映出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夜色的惧怕,昏黄的光线似乎象征着内心的迷茫与不安。
词中的意象丰富而细腻,红飐的灯笼、远方的雁鸣,都在传递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尤其是“雁鸿远,一声声唤断肠”,更是将思乡之情与孤独感推向了高潮,令人心痛。反复的“断肠”突显了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几行泪水与墨迹也让人感受到词人对过往的缅怀与对现状的沉重感。
结尾部分“消瘦影,似黄花,冷耐霜”则展示了词人对于自身境遇的深刻反思,虽然经历了风霜,却依然保持着一份坚韧。整首词构建了一个愁苦而又优美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剖析,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围绕着孤独、思念与愁苦展开,展现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与对生命无常的深思。
诗词测试:
诗中“怕昏黄”的意思是:
A. 害怕光线
B. 害怕夜晚的昏暗
C. 害怕风声
D. 害怕花落
“红飐疏花灯欲坠”中的“飐”字指的是什么?
A. 旋转
B. 摇曳
C. 燃烧
D. 下降
“消瘦影,似黄花,冷耐霜”中的“冷耐霜”表达了:
A. 生命的脆弱
B. 生命的坚韧
C. 生命的短暂
D. 生命的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解读:两位词人的作品都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李清照的作品更加柔美,而纳兰性德则表现出直接的情感冲击力。张玉珍的《江城梅花引》则在细腻与深刻之间找到了平衡,展现出独特的女性视角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