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常穆仲蘸碧》

时间: 2025-05-07 09:01:59

诗句

舫样一亭小,依山复靠池。

每来分席坐,须忆下湖时。

竹弄当窗影,花添蘸水枝。

人间风浪恶,泛宅几天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1:59

原文展示:

舫样一亭小,依山复靠池。
每来分席坐,须忆下湖时。
竹弄当窗影,花添蘸水枝。
人间风浪恶,泛宅几天涯。

白话文翻译:

这是一座小亭子,像是依靠在山边又靠着池塘。
每次来这里坐下聊天,都会想起当年在湖边的情景。
竹子在窗前摇曳着影子,花儿在水边添了几分色彩。
世间风浪险恶,仿佛让我漂泊到了天涯海角。

注释:

字词注释

  • 舫样:形容船的样子或形状。
  • 分席坐:指坐下来分开席位,聊天饮酒。
  • 蘸水:这里指的是沾染水面,形容花枝在水中轻轻摇曳。
  • 泛宅:泛指漂泊的家,形容不安定的生活。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风浪”可能引申出对人生艰辛的感慨,古人常以“舟行风浪”比喻人生的艰难与险阻,表达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棐,字子荣,宋代诗人,以清新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情感真挚,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作者可能在此背景下,表达了一种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与对世事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小亭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怀旧之情。诗中“舫样一亭小,依山复靠池”开篇就勾勒出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美好。而“每来分席坐,须忆下湖时”则引发了对过去的回忆,似乎在提醒读者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随着诗歌的深入,竹子和花朵的描写则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体现了生活的美好和自然的馈赠。但最后一句“人间风浪恶,泛宅几天涯”则转折而来,令人感到一丝凄凉,仿佛在告诫人们生活并不总是如意,风浪总是存在的。这种对比更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使得全诗不仅仅停留在宁静的表面,而是蕴含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舫样一亭小,依山复靠池:描述一个小亭子,坐落在山边,依偎着池塘,展现出一种自然和谐。
  • 每来分席坐,须忆下湖时:每次来到这里,坐下来聊天时,都会想起在湖边的快乐时光,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
  • 竹弄当窗影,花添蘸水枝:竹影在窗前摇曳,花儿在水中轻轻摆动,生动描绘了自然之美。
  • 人间风浪恶,泛宅几天涯:最后一句则是对人生艰难的反思,表达了对不安定生活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亭子比作安静的避风港,传达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对仗:如“竹弄当窗影,花添蘸水枝”,展现了语言的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艰辛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亭子:象征着宁静与安逸。
  • 竹影:象征着柔和与自然的气息。
  • :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 风浪: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不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亭子靠近哪里?

    • A. 山
    • B. 海
    • C. 沙漠
  2. 词语“蘸水”在诗中是指什么?

    • A. 沾染水面
    • B. 撒水
    • C. 喝水
  3. 诗人对人生的态度是?

    • A. 乐观
    • B. 无所谓
    • C. 感慨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许棐的《题常穆仲蘸碧》与李白的《静夜思》都传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许棐更侧重于自然之美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多表达了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减字浣溪沙 其五 减字浣溪沙 其四 减字浣溪沙 其三 减字浣溪沙 其二 减字浣溪沙 其一 减字浣溪沙(十五之六) 减字浣溪沙(十五之五) 减字浣溪沙(十五之二) 减字浣溪沙(十五之十四) 玲珑四犯·暑夜听雨,用清真韵,同世父苍虬、吷盦、公渚三丈人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骨颤肉惊 王字旁的字 呦呦嘤嘤 饱尝 如开茅塞 方字旁的字 弓字旁的字 污言浊语 包含逍的词语有哪些 大治 韶光淑气 合朝 数黑论黄 四字头的字 隶字旁的字 章句小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