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4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42:02
送余郎中知郑州
西接都门才百里,
压城残雪照牙旗。
风烟古是诸侯国,
鴈鹜新来仆射陂。
馈食且依当日具,
铸刑无改昔人为。
浓薰旧舍青绫被,
不越常衙睡足时。
这首诗的意思是:
西边距离都城仅有百里,
残雪映照着城中的旗帜。
这个地方曾是古代诸侯的国土,
如今只有新来的仆射驻扎在这里。
馈赠的食物依然是从前的样子,
铸造的刑法也没有改变旧时的规矩。
浓香弥漫的旧居中,
我依旧可以在常衙中安然入睡。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梅溪,宋代著名诗人,以其山水田园诗而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写于梅尧臣送别友人余郎中去郑州的情景。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对旧时生活的怀念。
梅尧臣的《送余郎中知郑州》是一首展现友情与乡愁的佳作。诗的开篇以“西接都门才百里”引入,简单的地理位置描述引发了对友人即将离去的思绪。残雪和牙旗的描写,既有视觉冲击力,又蕴含了对过去的缅怀。接下来的“风烟古是诸侯国”,则将时间向后推移,勾勒出这片土地曾经的辉煌。
在诗中,梅尧臣巧妙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馈食且依当日具,铸刑无改昔人为”,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状的无奈。虽然物质上没有太大变化,但人们的情感和生活却在不断演变。
结尾两句“浓薰旧舍青绫被,不越常衙睡足时”,则是诗人对旧居的深情眷恋。这里的“青绫被”代表着温暖的家庭和过往的安宁,而“常衙”则象征着稳定的生活。整首诗在抒发离别情感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梅尧臣的独特艺术风格。
整首诗通过离别的情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历史的思考,透过对地理与历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美好记忆的怀念。
诗中“西接都门才百里”指的是哪个地方?
“铸刑无改昔人为”中的“铸刑”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青绫被”象征什么?
梅尧臣与苏轼的诗作,都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对时光的感慨,然而梅尧臣更侧重于描绘具体的情景与历史背景,而苏轼则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