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4:3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4:32:18
许公运国储,岁入六百万,上莫究所来,下莫有剥怨。
十年无纤乏,功利潜亦建。昨除侍从官,卿为磨世钝。
比於以舌得,此岂愧物论。较量多少间,未足数刘晏。
大计苟窘费,曷不使预筭。欲倍即能倍,但勿惑谤讪。
扰民可以夺,食官可以窜。要付与权衡,一切出果断。
呜呼任智力,长短固有限。制财犹制合,太甚则生乱。
公譬淮阴侯,多多自益办。我今听甚谈,夜去为扼腕。
书之俟采诗,咨访不可缓。
许公掌管国家的储备,年收入六百万,没人追究其来源,也没有人对他有怨言。
十年来没有任何纤细的缺乏,潜在的功利也在建立。昨天我被除去侍从官的职务,而你却使我对世事变得迟钝。
与用舌头获得的相比,这算得上是什么呢?相较于刘晏的成就,根本不值一提。
大计如果窘迫费钱,为什么不事先做个预算呢?想要翻倍就可以翻倍,但不要被谣言惑住。
扰民是可以剥夺的,食官是可以驱逐的。要把这一切都交给权衡,必须果断决策。
唉,任凭智力,长短总是有限的。控制财富就如同控制事务,过度则会生乱。
公可以比作淮阴侯,自己多多自利。我现在听到的这些谈话,夜里让我叹息不已。
将这些写下来等待采纳,咨询和访问不可延缓。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香山,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在诗歌创作上追求清新自然的风格,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梅尧臣的作品大多表现对现实的思考及对社会的关怀。
《许发运待制见过夜话》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国家财政与民生问题严峻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许公的财政管理进行反思,表达了对官员职务与权力的关注,以及对国家治理的思考。
这首诗以许公的财政管理为切入点,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治理和官员责任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许公年收入的夸耀,揭示了财政管理的透明度和有效性。然而,诗中提到“上莫究所来,下莫有剥怨”,则暗示了对财政来源的质疑与下层民众的不满。这种对比反映了社会的不平等与官员的责任。
诗中提到的“扰民可以夺,食官可以窜”,进一步强调了权力与民生之间的关系,指责官员若不审慎行事,将可能造成民众的困扰和苦难。最后,通过对历史人物淮阴侯的比较,诗人表达了对自利与责任的思考,反映出对未来治理的期待。
整首诗集中表达了对官员职务的反思与对国家治理的关心,强调了透明与责任的重要性。诗人通过许公的财政管理,引发了对权力与民生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传达了对未来治理的期待与警示。
诗中提到许公的年收入是多少?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淮阴侯是指谁?
诗中提到“扰民可以夺,食官可以窜”的意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