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文发叔所藏潘子真水墨江湖八境小轴洞庭波》

时间: 2025-07-26 21:19:08

诗句

湖水吞天去,湖风送浪还。

银山何处是,青底是君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1:19:08

原文展示:

湖水吞天去,湖风送浪还。
银山何处是,青底是君山。

白话文翻译:

湖水向天际延伸,湖风又将波浪送回。
银色的山峰在哪里呢?青色的底边正是君山。

注释:

字词注释:

  1. 吞天:形容湖水浩瀚,仿佛可以吞没天空。
  2. 送浪还:湖风将浪潮送回来,描绘湖面波动的情景。
  3. 银山:指的是湖边的山,因光照而显得如银色般闪亮。
  4. 君山:这是洞庭湖中的一座著名山峰,青翠欲滴。

典故解析:

  • 君山:君山是洞庭湖中的一个重要地标,象征着自然之美和人文情怀。它在历史上曾有许多文人墨客吟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因其诗作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而受到推崇。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杨万里在洞庭湖游历之时。诗人在湖边欣赏美景,感受湖水的浩渺与山的壮丽,便产生了此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风景,展现了杨万里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首句“湖水吞天去”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湖水的广阔,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接下来的“湖风送浪还”则通过动态的描写,表现出湖面波涛起伏的景象,仿佛在呈现湖水与风之间的对话,极具生动性。

在后半部分,诗人转向对山的思考:“银山何处是”,一句不仅引起读者的好奇,更通过“银山”这个意象,突显出山的神秘感。而“青底是君山”则明确了君山的地位,强调了其青翠欲滴的自然美。整首诗通过湖与山的交融,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反映了诗人心中那份宁静与悠然。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湖水吞天去:描绘湖水的辽阔,仿佛可以与天空相连,给人以深邃的感觉。
  2. 湖风送浪还:湖风在湖面上吹动,波浪随之起伏,展现了湖面的动感。
  3. 银山何处是: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疑问,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向往与期待。
  4. 青底是君山:明确了君山的存在和特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和谐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湖水比作吞噬天空的力量,强化了湖的广阔感。
  • 拟人:湖风被描绘成具有行为的存在,与湖水互动,增加了生动性。
  • 对仗:诗中上下句的结构相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湖水和君山为主题,表现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敬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与赞美,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水:象征着广阔和深邃,表达了自然的无限。
  • 湖风:代表着自然的力量与动态。
  • 银山:象征着高远与神秘,给人一种超然的感觉。
  • 君山:代表着自然的美丽与人文的象征,承载着历史的厚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君山”位于哪个湖泊?

    • A. 西湖
    • B. 洞庭湖
    • C. 太湖
  2. “湖水吞天去”中的“吞”字表现了什么样的意境?

    • A. 渺小
    • B. 辽阔
    • C. 温柔

答案:

  1. B. 洞庭湖
  2. B. 辽阔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杜甫的《望岳》与杨万里的这首诗在景物描写上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杜甫的诗更强调山的雄伟,而杨万里的诗则更侧重于湖的广阔与动感,两者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全宋诗》
  • 《杨万里诗文集》
  • 《中国古代山水诗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 其二 浣溪沙 己亥中秋前七日郑君量自孝丰寄惠新茶,漫拈坡翁游南山韵报之 浣溪沙 浣溪沙二首·壬午新春,兰皋 其二 浣溪沙 其四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二 浣溪沙 秋收 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弭耳受教 单人旁的字 一别如雨 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子字旁的字 穷州 走纓 触目惊心 烹龙庖凤 凡结尾的成语 离弦之箭 包含配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揆的成语 麥字旁的字 感铭 重足而立 舌字旁的字 見字旁的字 和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