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拟古》

时间: 2025-05-02 06:06:50

诗句

嗟我少年士,其性非不聪。

明知为人学,仍复蹈其踪。

纤毫未有得,孜孜伐其功。

圣贤苦不出,吾道谁相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6:50

原文展示:

嗟我少年士,其性非不聪。
明知为人学,仍复蹈其踪。
纤毫未有得,孜孜伐其功。
圣贤苦不出,吾道谁相宗。

白话文翻译:

唉,我这个年轻人,其实并不笨。
明明知道应该向人学习,却还是走老路。
一点成就都没有,仍然勤奋地追求功名。
圣贤们为何不出现,我的道理又能依靠谁呢?

注释:

  • :感叹词,表示遗憾或叹息。
  • 少年士:指年轻人或青年士子。
  • :聪明,智慧。
  • 蹈其踪:踏着前人的足迹,意指跟随别人的做法。
  • 纤毫未有得:一点成就都没有,毫无所得。
  • 孜孜:勤奋、努力不懈的样子。
  • 伐其功:追求功名,努力获取成就。
  • 圣贤:有德行的智者,圣人和贤人。
  • 吾道:我的道路或学问。

典故解析:

本诗反映了明代士子对自身困境的思考,表现出对圣贤未能显现的失落感。诗中提到“圣贤苦不出”,可以看作对历史上圣贤人物的怀念与期盼,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贤(原德),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当时士人的困境与对理想的追求,风格多为沉郁感伤,常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

创作背景:

诗作诞生于社会动荡的明代,士人面临着功名与理想的双重压力,尤其是在科举制度盛行的背景下,诗人将个人的困惑与时代的苦闷结合,形成了深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拟古》一诗通过简洁而深邃的语言,展现了年轻士子的内心挣扎与对未来的迷茫。开头以“嗟”字引入,瞬间传递出感叹与无奈的情感。诗人自述年轻而聪明,却又因循守旧,明知应当向他人学习,却仍旧重蹈覆辙,反映出一种对成长的无力感。

“纤毫未有得,孜孜伐其功”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尽管努力却没有任何收获的现实,表现了对功名的渴望与追求。最后一句“圣贤苦不出,吾道谁相宗”则是诗人的无奈与失落,指向了对理想与榜样的渴求。全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最终形成一种对未来的深思与对理想的追求,充分展现了明代士子的困惑与不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嗟我少年士:以感叹开篇,表明诗人自谦自嘲。
  2. 其性非不聪:说明自己虽然聪明,但仍感到无奈。
  3. 明知为人学:自知应当学习他人经验。
  4. 仍复蹈其踪:但却还是跟着旧的路走。
  5. 纤毫未有得:指明自己的努力没有任何实质成果。
  6. 孜孜伐其功:尽管如此,仍然勤奋不懈地追求功名。
  7. 圣贤苦不出:对圣贤缺乏的惋惜与对理想的渴望。
  8. 吾道谁相宗:对未来的迷茫与无人指引的困惑。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感叹、对比等修辞手法,尤其以“嗟”字引发全诗的情感基调,形成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自我反思,传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明代士子内心深处的迷茫与困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少年士:象征年轻人,代表希望与潜力。
  • 圣贤:象征智慧与理想,代表追求的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嗟”字的作用是什么?
    a) 表达快乐
    b) 表达感叹
    c) 表达忧伤

  2. 作者认为自己的努力有哪些结果?
    a) 成就斐然
    b) 一无所获
    c) 不值一提

  3. “圣贤苦不出”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对历史的敬仰
    b) 对时代的失望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表达感叹
  2. b) 一无所获
  3. b) 对时代的失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勃的《滕王阁序》:同样表现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 杜甫的《登高》: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无奈。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豪放风格相比,李贤的《拟古》更显沉郁与思索,反映出不同风格的情感表达与主题探索。李白多描绘壮阔的景象,李贤则着重内心的挣扎与对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 《李贤诗集解读》

相关查询

登吴王郊台作 春江花月夜(二首) 春江花月夜(二首) 陇头水 侠客 出塞·烽火照玄菟 无题 无题 无题 无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里程碑 情投契合 毫不相干 邑字旁的字 鹅存礼废 馬字旁的字 刀字旁的字 截发剉穢 包含翥的成语 枉滥 猗欤休哉 麦字旁的字 出战 包含纫的词语有哪些 扮装 厂字头的字 百里之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