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句》

时间: 2025-05-07 06:34:13

诗句

篆经千古涩,影泻一堂寒。

(古镜。

见《吟窗杂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4:13

原文展示:

篆经千古涩,影泻一堂寒。
古镜。见吟窗杂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书法的厚重与深邃,千年流传的篆书让人觉得有些艰涩。诗的影子照映在寒冷的大厅里,古老的镜子中映出窗外的吟咏与杂记。

注释:

字词注释:

  • :古体字,特别指小篆,是一种古老的汉字书写形式。
  • :古书,经典文献。
  • 千古:形容时间久远,涉及千年历史。
  • :这里指字体复杂难懂。
  • 影泻:影子洒落,形容光线的变化。
  • :指寒冷的环境,可能暗示孤寂或清寂。
  • 古镜:古旧的镜子,象征历史与记忆。
  • 吟窗杂录:吟咏窗外的杂记,可能是诗人对自然或生活的随感。

典故解析:

  • 古镜:在中国文化中,镜子不仅是照物之用,更是象征自省、反思和历史记忆的载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纬,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在当时受到一定的赞誉。他的诗作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融入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当时社会文化繁荣,诗歌艺术高度发展。诗人可能在某个寒冷的日子,独自一人,面对古镜,思绪万千,写下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开头的“篆经千古涩”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篆书作为古代书法的代表,不仅仅是文字的表达,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诗人在这里探讨了古代文字与现代人的关系,体现出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接下来的“影泻一堂寒”,则通过意象的变换,展示了一个宁静却略显孤寂的场景。寒冷的大厅中,光影交错,仿佛在诉说着古今的故事。这种意象的运用,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时空交错的美感。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既有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在古镜映照下,似乎在进行自我反省,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孤独。诗的最后一句“见吟窗杂录”,让人联想到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记录,展现了他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篆经千古涩:古老的篆书流传千年,给人一种复杂难懂的感觉。
  2. 影泻一堂寒:光影洒落在寒冷的大厅中,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3. 古镜:古老的镜子,代表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4. 见吟窗杂录:在古镜中看到窗外的吟咏与杂记,展现了诗人的思绪与感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千古涩”与“影泻寒”,形成对称的结构。
  • 比喻:古镜不仅是物品,更象征着历史和记忆的反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书法的描绘,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重,同时也反映了时光的流逝与个体的孤独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古老的文化与智慧。
  • :象征孤独和清冷的内心状态。
  • 古镜:象征历史的回忆与自我反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篆经千古涩”中“涩”指的是什么? A. 甜 B. 难懂 C. 光滑 D. 明亮

  2. 诗中“寒”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温暖 B. 孤寂 C. 喜悦 D. 热情

  3. “古镜”在诗中象征了什么? A. 美丽 B. 记忆 C. 财富 D. 权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潘纬的诗更倾向于对历史的沉思,而王维则多描绘自然的美。两者在意象上虽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唐代文学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偕蕙西访曾涤生学士蕙西有诗见示即次其韵 楞伽峡 小神滩 渡江 野田黄雀行 闻林少穆前辈召授京卿 其三 闻林少穆前辈召授京卿 其二 闻林少穆前辈召授京卿 其一 赠杜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鹤唳风声 邻杵 涓涓不壅,终为江河 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卖串儿 推诚不饰 門字旁的字 实然 龙字旁的字 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深渊薄冰 大张声势 风字旁的字 玉字旁的字 力能扛鼎 里君 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车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