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4:4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4:48:42
怨王孙 岳鄂王墓
作者: 王策 〔清代〕
怒气隐隐。阵云滚滚。
铁马风号,石羊泪渗。
怨血泛作西湖。水模糊。
凄凉五国城边月。
梓宫撇。岁岁飞冰雪。
孤臣那忍朽骨。偏葬山头。
恨悠悠。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愤怒与悲凉。阵阵乌云中隐隐传来怒气,铁马在风中号叫,石羊的泪水渗出。满腔怨恨化作西湖的波澜,水面模糊不清,显得凄凉。五国城边的明月显得格外孤寂,王的棺木随风而去,年复一年冰雪飞舞。孤独的臣子怎忍心让自己的枯骨被埋葬在山头,心中满是无尽的怨恨。
作者介绍:王策,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充满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社会的批判。他的风格多以悲愤和孤独为主,常常表达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无奈。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对王孙墓的描写,寄托了对历史的追思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这首诗以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对亡国的深切怀念与愤慨。开篇的“怒气隐隐”和“阵云滚滚”就为整首诗奠定了一个紧张而沉重的基调,接着通过“铁马风号,石羊泪渗”等生动形象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激烈的情感冲突。诗中“怨血泛作西湖”的意象尤为引人注目,西湖本是美丽的地方,却因怨恨而变得模糊,暗示历史的悲惨与个体的无奈。
整首诗在抒发个体情感之余,也深刻反映了历史的沉重与时代的悲哀。尤其后面的“孤臣那忍朽骨”,表达了诗人对忠臣的不屈和对国家命运的无奈,充满了悲凉与恨意。最后一句“恨悠悠”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恨意绵延不绝,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追忆,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与对忠臣的无奈与愤懑。诗人以个人情感寄托对国家的思考,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怨血泛作西湖”意指:
A. 西湖的美丽
B. 诗人内心的怨恨
C. 对国家的希望
D. 忠臣的忠诚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铁马风号”象征着_____。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无奈与对未来的希望。 (对 / 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