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5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52:50
薄宦来京洛,相逢久更亲。
丹心期为国,白发易催人。
月冷乌惊夜,霜明鸡唤晨。
呤边频自感,还染九衢尘。
我因薄微的官职来到京城洛阳,与你相逢已久,因此更加亲近。
我满怀赤诚希望为国家效力,然而白发却容易催促人老去。
夜晚寒冷,乌鸦惊起了夜色,霜明亮时,鸡鸣唤醒了清晨。
在吟唱的边缘,我时常感慨,自己也沾染了这繁华尘世的污垢。
作者介绍:施枢,宋代诗人,官至知州,以诗文见长,作品多表现对国家和人生的思考,风格朴实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与朋友郑震重聚之时,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当时士人的困境与期许。
这首诗通过对相逢的亲切感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展现了施枢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以“薄宦来京洛”引入,透露出诗人处于微薄职务的无奈与对朋友的珍惜。接着“丹心期为国”,表达了他虽处微职但仍抱有一腔热忱,希望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而“白发易催人”则反映出时间的无情,令人感到忧虑和感伤。
后两句中,“月冷乌惊夜,霜明鸡唤晨”,描绘了宁静的夜晚和清晨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时光的流逝。最后一句“呤边频自感,还染九衢尘”则将诗人的感慨与繁华尘世的喧嚣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自省。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深刻地反映了士人的忠诚与对人生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如夜与晨)、拟人(如“乌惊”、“鸡唤”)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忠诚的赤心、对人生短暂的惋惜,以及对繁华尘世的感慨,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诗词测试:
施枢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丹心期为国”中“丹心”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九衢尘”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施枢与杜甫均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人生的感慨,但施枢更注重个人的情感与现实的无奈,而杜甫则在宏观层面上多了些忧国忧民的情怀。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却又有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