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纵步至董氏园亭三首》

时间: 2025-04-30 03:04:12

诗句

槐树层层新绿生,客怀依旧不能平。

自移一榻西窗下,要近丛篁听雨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04:12

原文展示:

纵步至董氏园亭三首
作者:陈与义 〔宋代〕

槐树层层新绿生,
客怀依旧不能平。
自移一榻西窗下,
要近丛篁听雨声。

白话文翻译:

在层层新绿的槐树下,我的客居之情仍然难以平静。于是我将一张榻移至西窗之下,希望能靠近那片竹林,听听雨声。

注释:

  • 槐树:一种常见的树木,象征着宁静和生机。
  • 层层新绿生:形容树木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 客怀:指客人的思乡之情或内心的感慨。
  • 移一榻:将一张床榻移到窗下。
  • 丛篁:指竹林,写作“篁”是对竹子的雅称。
  • 听雨声:享受雨声带来的宁静,体现一种闲适的心境。

典故解析:

  • 董氏园亭:可能指的是董家园林,象征着雅致的环境和人生的恬淡。作者在此地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及情感的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与义,字仲明,号石门,是宋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而闻名。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客居他乡,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在园亭中感受自然的淡淡愁绪。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作者在董氏园亭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思绪。诗中“槐树层层新绿生”开篇便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既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又暗示了作者内心的纠结与思念之情。接下来的“客怀依旧不能平”则直白地表达了他在外游子对故乡的无尽思念。这种情感通过简单的语言流露出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自移一榻西窗下”一句,表现了作者想要静坐思考、倾听自然的渴望。他把榻移至窗下,靠近竹林,想要享受那竹林间的雨声,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他对环境的敏感,更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充满了清新、淡雅的气息,同时又蕴含着淡淡的哀愁和思乡之情,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槐树层层新绿生:描写槐树的生长,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2. 客怀依旧不能平:直接表露内心的思乡之情,情感真挚。
  3. 自移一榻西窗下:表现了作者想要安静思考的愿望。
  4. 要近丛篁听雨声:通过想听雨声,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槐树与生机相联系,寓意深远。
  • 对仗:如“层层新绿生”和“依旧不能平”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体现了游子的孤独与内心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槐树: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西窗:代表了一个静谧的空间,适合思考。
  • 丛篁:竹林,象征着自然的安宁。
  • 雨声:暗喻内心的宁静与愁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槐树层层新绿生”的意思是: A. 描述槐树的衰败
    B. 描述槐树的生机勃勃
    C. 描述槐树的枯萎
    答案:B

  2. 诗人将榻移至窗下的原因是: A. 想看风景
    B. 想听雨声
    C. 想休息
    答案:B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快乐
    B. 思乡
    C.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表现了游子的孤独与思考。

诗词对比

  • 《再别康桥》(徐志摩):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环境的留恋与思念,但徐志摩的语言更为奔放,而陈与义则更显淡雅与沉静。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包含陈与义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典文学史》:对古诗词的发展与分析有详细论述。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喜迁莺(福唐平荡海寇宴犒将士席上作) 沁园春(初冬夜坐闻淮上捷音次韵) 燕山亭(杨廉访生日) 燕山亭(中秋诸王席上作) 满庭芳(赏牡丹) 醉蓬莱(侍宴德寿宫应制赋假山) 水调歌头(书怀) 木兰花慢(长乐台晚望偶成) 倾杯乐(仙吕席上赏雪) 瑞鹤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神昏意乱 黑字旁的字 蠲赈 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糹字旁的字 行字旁的字 牛马不若 木樨花 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课头 面貌一新 弹指之间 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内战 了开头的成语 肀字旁的字 羊字旁的字 暗约偷期 团花簇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