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06: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06:15
《重赋白兔》
毛氏颖出中山中,
衣白兔褐求文公。
文公尝为颖作传,
使颖名字存无穷。
遍走五岳都不逢,
乃至琅琊闻醉翁。
醉翁传是昌黎之后身,
文章节行一以同。
滁人喜其就笼绁,
遂与提携来自东。
见公于钜鳌之峰,
正草命令辞如虹。
笔秃愿脱冠以从,
赤身谢德归蒿蓬。
这首诗讲述了毛氏颖从中山出发,身穿白兔皮衣,去寻找文公。文公曾为颖写传记,使得颖的名字得以流传。颖走遍五岳却没有遇到文公,直到来到琅琊,听说醉翁的事迹。醉翁被认为是昌黎的后代,文章和品行都与昌黎相同。滁州的人们喜欢醉翁,于是把他从东边请来。在钜鳌山顶见到了文公,醉翁立刻写下辞章如同彩虹般美丽。即使笔墨枯竭,他也愿意脱下帽子跟随文公,赤膊感谢恩德,归回蒿蓬。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号青溪,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隐逸生活,倡导诗歌的自然真实。
《重赋白兔》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士族和文人争相追求文学成就的时代。诗中反映了对文人的崇敬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重赋白兔》一诗以毛氏颖为主线,展现了一个文人寻求真理和名声的旅程。诗中通过对文公的追寻,表达了对文学与理想的执着。毛氏颖的白兔衣象征着其纯洁的志向,而游历五岳则凸显出他追求的艰辛与不易。醉翁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文人之间的联系与认同,显示出文人间的情谊与相互扶持。
整首诗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山岳与酒意交织,寓意深远。诗人通过对比与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文人的孤独与渴望,体现了梅尧臣身为文人的自豪感与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诗歌通过描绘文人之间的情谊与追求,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文学的崇敬,反映了梅尧臣对士人精神的赞美。
毛氏颖从哪里出发?
醉翁被认为是哪位文人的后代?
诗中提到的“白兔”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