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4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3:55
《谒京口张守》
作者:刘过 〔宋代〕
危楼年少记登临,
老矣重来力不禁。
风月欲谈嫌许事,
山种不险似人心。
淡烟衰草乡关远,
细雨黄花节序深。
虽有小诗行乐处,
世无知己为谁吟。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年轻时曾经登上那座高楼,如今再来已是年老,力气也不如从前。面对美好的风景,想要谈天说地,却又觉得事情太多不便开口。山并不险峻,就像人心一样,难以捉摸。淡淡的烟雾和衰败的草木,让我感受到故乡的遥远,而细雨洒落在黄花上,节气的更迭也显得更加深沉。即便偶尔有小诗可以写来寻乐,然而在这世上却无知己可以倾诉,诗又为谁而吟呢?
刘过,字君谏,号青莲,宋代诗人,曾任职于地方官,后因政治原因被贬。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思考及对友人的怀念。
这首诗创作于刘过晚年,他回到曾经登临的京口,回忆起年轻时的经历,感慨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孤独,表达了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
《谒京口张守》通过对比诗人年轻时与老年时的感受,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孤独。开头的“危楼年少记登临”,勾起了诗人昔日的回忆,象征着年轻时的锐气与无限可能。而“老矣重来力不禁”则反映了岁月的无情,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无奈和失落。
接下来的“风月欲谈嫌许事”,让人感受到一种想要交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的尴尬,似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在岁月的冲刷中变得更加脆弱和复杂。诗中“山种不险似人心”更是直接道出人心的难以捉摸,暗含了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最后几句,诗人以“淡烟衰草乡关远”和“细雨黄花节序深”描绘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表达了对故乡和时间流逝的感慨。结尾“世无知己为谁吟”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诗人虽有创作的冲动,但却无知己来分享,令人感叹。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孤独的深刻反思。诗人在回忆中感受到的无奈和孤独,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
诗中“危楼年少记登临”的意思是:
A. 年轻时的记忆
B. 高楼的危险
C. 老年回忆
D. 登楼的勇气
“世无知己为谁吟”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孤独
B. 快乐
C. 兴奋
D. 平静
诗中“山种不险似人心”所表达的意思是:
A. 山很高
B. 山很平
C. 人心复杂
D. 人心简单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刘过的《谒京口张守》更加强调个人的孤独感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而李白则是通过月光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两者都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侧重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