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3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5:25
云洞
作者: 韩元吉 〔宋代〕
挥策度绝壑,撑空见楼台。
丹崖几千仞,中有佛寺开。
老僧如远公,譍门走蒿莱。
下马问所适,褰衣指崔嵬。
飞阑倚石磴,旷荡无纤埃。
坐久意颇惬,爽气生樽罍。
仙棺是何人,蜕骨藏莓苔。
举酒一酌之,妈然偿我怀。
丹砂固未就,白鹤何时来。
不如生前乐,长啸且衔杯。
我骑马跨过绝壁,撑开双手看见了楼台。
那丹崖高耸入云,里面有座佛寺。
老和尚像远公一样,打开门走出蒿草丛。
我下马询问他要去哪里,他撩起衣服指向崔嵬的山峰。
飞阁倚靠在石阶上,景色开阔,没有一丝尘埃。
我坐久了,心情非常舒畅,凉爽的空气在酒杯中生出。
那仙棺是谁的呢,埋骨在苔藓中?
我举起酒杯,轻轻一饮,似乎解了我心中的忧怀。
丹砂的事尚未成功,白鹤何时才能来到?
不如在世间尽情欢乐,长声高歌且衔杯而饮。
韩元吉,字道淳,号太和,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致力于山水诗的创作,风格清新脱俗。其诗多描写自然景物,表现个人情感,常以隐逸的生活态度反映出对世俗的超脱与追求。
《云洞》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韩元吉的隐居生活有关,诗中描写的山水风景,正是他在自然中体悟人生的一种表现。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快乐的渴求。
《云洞》是一首描绘山水景色的诗作,蕴含了深厚的哲理和人生态度。诗的开头,诗人以“挥策度绝壑,撑空见楼台”描绘了骑马穿越悬崖的壮丽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接着,诗人描述了红色悬崖中隐秘的佛寺,暗示着一种超脱的生活理念。
老僧的出现,像是一种人生的引导者,诗人在与老僧的对话中,体现出对人生方向的探索。下马询问的动作,表现出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与探索,而“褰衣指崔嵬”则暗示着一种追求更高境界的向往。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坐在高处,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愉悦,“爽气生樽罍”更是将一种清新、自在的生活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仙棺是何人”的提问,则引发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对生死的哲学思考。
结尾处,诗人感慨不如生前乐,强调了在世间享受生活的重要性,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珍惜与对理想的追求。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传达出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快乐。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享受生活的追求。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和与老僧的对话,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哲学思考,强调在短暂的生命中珍惜当下的快乐。
诗中“挥策度绝壑”中的“绝壑”是什么意思?
A. 深谷
B. 高山
C. 大河
诗人通过与老僧的对话表达了什么?
A. 对财富的追求
B. 对人生方向的思考
C. 对名利的渴望
“不如生前乐”表明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
A. 悲观
B. 享乐
C. 迷茫
韩元吉的作品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与自然的热爱,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二者虽有不同的侧重点,但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云洞》及其背后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