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0:16
云埋莎径闲看竹,
瀑煮松风旋作茶。
山骨未如诗骨瘦,
涧声欲乱语声哗。
相逢杯有友名玉,
所恨坐无人姓车。
至手新诗遣谁写,
惊鸦栖壁落枯槎。
云雾缭绕,遮住了草地小径,我悠闲地看着竹子;瀑布流水声煮沸了松风,仿佛在为我泡茶。山的轮廓没有诗的骨感细腻,溪水的声音似乎要打乱我说话的声音。相聚时酒杯里有朋友名为“玉”,我最恨的是坐在这里没有一个叫“车”的朋友。写下这首新诗到底让我找谁来写呢?惊动了栖息在墙壁上的乌鸦,掉落了枯木桩。
方岳(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豪放、清新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感,具有较强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野步》写作于方岳游历山野、心境闲适之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谊的渴望。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反映了宋代文人对友情和创作的思考。
《野步》是一首富有情感的山水诗。诗人在自然中漫步,悠闲地观察周围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首句“云埋莎径闲看竹”描绘了一个朦胧的自然环境,云雾缭绕间,竹子显得格外清秀,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诗人用“瀑煮松风旋作茶”形象地描绘了松风和瀑布的融合,暗喻着自然的精致与灵动。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内心,尤其是对诗与友谊的追求。“山骨未如诗骨瘦”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诗的追求与对自然的思考,似乎在说,尽管山的形态壮观,但没有诗的细腻和深邃;而“涧声欲乱语声哗”则反映出自然的声音与人声的冲突,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最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与对创作的困惑。“相逢杯有友名玉”体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愉快,但随之而来的“所恨坐无人姓车”则流露出一丝孤独和遗憾。整首诗在轻松的表面下,蕴含着深刻的思考与情感,展示了方岳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自然与人情的对比,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对友谊的渴望,以及对创作的迷茫,反映了深刻的内心情感与对人生的感悟。
诗中的“莎径”指的是什么?
“相逢杯有友名玉”中的“玉”是什么象征?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