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2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7:34
吾贫自无家,客户寄村疃。
槿篱月三间,荒寒天不管。
燕亦何所闻,乃於我乎馆。
岂以菊未莎,而有竹可款。
不叩富儿门,宁为老夫伴。
此意殊可人,然亦似吾懒。
所须半丸泥,不费一秉稈。
云胡及风薰,相宅无乃缓。
勉哉尔翁姥,坐席宁暇暖。
主人当贺成,落以晴云碗。
我贫困得没有家,寄宿在村子里。
篱笆外种着槿花,屋子只有三间,
在这荒凉寒冷的天,谁也不理会。
燕子又听到了什么,飞到我这里来。
难道因为菊花未开,就没有竹子可以欣赏?
我不去叩响富人的门,宁愿做老人的伴。
这种心情虽令人感动,却也似乎太懒惰。
所需的只是一小块泥土,
不费一根稻秆。
云彩和风轻轻地吹拂,
我在这里的日子难道不悠然自得?
来吧,你们老夫妇,坐下来,何不享受片刻的温暖。
主人应该庆祝丰收,给我盛一碗晴天的云彩。
方岳,生活于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田园生活,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燕来巢》写作于作者寄居生活之际,他虽然处于贫困中,却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思考。
《燕来巢》是一首富有田园气息的诗,描绘了作者在贫困中寄居的生活状态,虽然物质匮乏,但内心却有着宁静的坚持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中通过燕子的出现,暗示了一种温暖的情感联系,表明即使身处困境,依然可以在自然之中找到乐趣与慰藉。诗人不愿依附于富人,而是选择与老人共度时光,这体现了一种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用词平实却充满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反思。特别是“云胡及风薰,相宅无乃缓”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环境给人带来的宁静与舒适,形成了诗中一幅温暖的田园画面,这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洒脱态度,使得这首诗在平淡中流露出深刻的哲思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人为什么选择不去富人家?
诗中提到的燕子象征什么?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生活的什么样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