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4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9:57
相逢水西境,大半鬼为人。
鸟言难可解,卉服日以亲。
杂绘裹头锐如岳,铁距杈丫猛相剥。
掉头不应舍长呼,望见前旌乱吹角。
道傍侧目窥绣斧,将前复却舌尽吐。
驿亭跽进燕麦羹,饱食且忘行役苦。
在水西这个地方相遇,似乎大部分都是鬼变成的人。
鸟儿的言语难以理解,花草的装束在阳光下显得亲密。
杂色的图案包裹着头,锋利如山岳;铁钩般的枝杈猛烈地相剥。
转身不应答长时间的呼喊,望见前方的旗帜在狂风中摇曳。
路旁侧目窥视那绣有斧头的标志,接着又把舌头收回尽量不发声。
在驿亭中跪下享用燕麦粥,吃饱了就忘了行路的苦楚。
作者介绍:吴国伦,明代诗人,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及人情世故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行旅途中,反映了诗人对于旅途艰辛与自然风光的感悟。诗中描绘的水西地区,可能是他在行旅中所遇到的地方,展现了他对人情世故的观察与思考。
《饭水西驿》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诗作,诗人在旅途中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有着深刻的思考。首联“相逢水西境,大半鬼为人”,开篇便将水西这一地理特征与人群的奇特状态结合,展现了旅途的异样与不安。随着诗的深入,鸟语花香与艰苦的行旅形成鲜明对比,作者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旅行的艰辛与自然的美好。诗中对“驿亭”的描写,表现了旅行者在旅途中的短暂停留与对美食的渴望,体现了人在艰苦环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在意象的交织中,传达出一种淡淡的乡愁与对生命的思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旅途艰辛的思考和对自然美好的向往,体现了人在面对生活苦难时对简单快乐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水西”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一处地理位置
C. 一种饮食
D. 一种动物
诗中表现旅途艰辛的意象是:
A. 燕麦羹
B. 鬼为人
C. 鸟言
D. 卉服
“驿亭跽进燕麦羹”中“燕麦羹”象征着:
A. 旅行的疲惫
B. 生活的简单与满足
C. 自然的馈赠
D. 旅途的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