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2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26:38
九日登查山
作者: 王顼龄 〔清代〕
仙山突兀海云凉,
令节登临石径荒。
双屐健寻瑶洞草,
百年欢对菊花觞。
金堤乍筑蛟龙偃,
玉笛横吹鸿雁翔。
更喜楼船休战伐,
渐看稻蟹足江乡。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秋的日子,诗人登上查山,俯瞰海面与云雾相交的美景。在这个气候宜人的季节,他踏上荒凉的石径,寻找瑶洞中的草木,和好友一起畅饮菊花酒,享受百年友情。接着,诗人看到刚刚修筑的金色堤岸,像蛟龙一样蜿蜒而卧;远处传来玉笛的悠扬声响,似鸿雁在高空飞翔。最后,诗人更是欢喜于楼船停战的景象,渐渐看到稻田和螃蟹在江乡的美好情景。
王顼龄(1646-1719),清代诗人,字士聪,号天宇,生于江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山水田园诗,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反映了诗人重阳登高的传统习俗,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与友人欢聚一堂的愉悦心情,体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九日登查山》是一首描绘秋日山水的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友谊、生活的珍视。开篇即以“仙山突兀海云凉”描绘出秋天的清新和山的高耸,给人一种宁静而又辽阔的感受。接着,诗人描绘了登山过程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他在大自然中寻觅与探索的乐趣。第二联中的“瑶洞草”,不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百年欢对菊花觞”则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重与感慨,象征着长久的情谊与美好的愿景。随后,诗中通过“金堤乍筑蛟龙偃”与“玉笛横吹鸿雁翔”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和谐的向往。最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与对家乡美好景色的欣喜,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温馨而美好的秋日图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自然的敬畏,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仙山突兀海云凉”中的“凉”字,表现了什么样的气候特征?
A. 炎热
B. 湿润
C. 清凉
“双屐健寻瑶洞草”中“双屐”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鞋子
B. 一种草
C. 一种山
诗中“百年欢对菊花觞”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珍视?
A. 对自然
B. 对友谊
C. 对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