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6:02
东风变蘅薄,时景日妍和。
更想千峰夜,浩然幽意多。
蕙香袭闲趾,松露泫乔柯。
潭影漾霞月,石床封薜萝。
夫君非岁时,已负青冥姿。
龙虎一门盛,渊云四海推。
駸駸步騕褭,婉婉翥长离。
悬圃尽琼树,家林轻桂枝。
声荣徒外奖,恬淡方自适。
逸气凌颢清,仁祠访金碧。
芊眠瑶草秀,断续云窦滴。
芳讯发幽缄,新诗比良觌。
故人石渠署,美价满中朝。
落落杉松直,芬芬兰杜飘。
雄词鼓溟海,旷达豁烟霄。
营道幸同术,论心皆后凋。
循环伐木咏,缅邈招隐情。
惭兹拥肿才,爱彼潺湲清。
拘牵尚多故,梦想何由并。
终结方外期,不待华发生。
春天的东风把岸边的草木吹得轻薄,阳光明媚,春景和悦。更让我想起那千峰环绕的夜晚,幽静而浩然的意境充盈心间。蕙草的香气轻轻拂过我的脚趾,松树上的露珠从枝头滴落。潭水的影子在月光下荡漾,石床上覆盖着紫薇藤。我的朋友虽不在岁月的流逝中,却已展现出青冥般的风采。龙虎门的盛况,渊深的云彩推向四海。骏马步履轻盈,婉转的飞鸟悠然长离。悬崖上尽是琼树,家中林间轻轻飘动的桂枝。声名的荣华不过是外在的奖励,恬淡的心境才是真正的自在。逸兴凌空而起,仁者的祠堂寻求金碧辉煌。芊芊的草木秀美,云间的滴水时断时续。芳香的消息传来幽静的信封,新作的诗篇比良友更能相见。老友在石渠书斋,名声在朝中已是满满。高大的杉松笔直,芬芳的兰杜随风飘荡。雄浑的诗篇鼓荡在大海,心胸开阔,豁达如云霄。营道幸能同舟共济,讨论内心的情感皆因岁月渐凋。循环的伐木诗歌,遥远地唤起隐者的情怀。惭愧于我才能的短浅,爱慕那潺潺的清流。拘泥于世俗的牵绊尚多,梦想何时能共融?最终的理想在于超脱,不必等待花开的时刻。
权德舆(约759年—818年),字仲明,号梦得,唐朝诗人,苏州人。他是唐代诗坛的重要人物,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致,情感细腻,富有哲理性。
这首诗创作于权德舆在虎丘山宿夜之时,借月色与自然景观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虎丘山是苏州著名的风景名胜,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常成为诗歌创作的灵感源泉。
权德舆的这首诗以其清新优雅的风格和深邃的情感引人入胜。全诗通过描绘春夜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洒脱。在开篇,作者以“东风变蘅薄,时景日妍和”描绘了春天的氛围,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更想千峰夜,浩然幽意多”引入对夜晚的遐想,展现出深厚的情感与幽远的意境。
诗中多处运用了自然意象,如“潭影漾霞月”、“蕙香袭闲趾”等,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同时,诗中也有对友人的思念与赞美,表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温暖与关怀。整首诗在情感层次上交织着孤独、思念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一个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在修辞手法方面,权德舆运用了比喻与对仗等手法,如“声荣徒外奖,恬淡方自适”,通过对比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外在的浮躁。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唐代诗歌的优雅与深度,值得细细品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中不仅描绘了春夜的美丽景色,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展现了自己清新脱俗的情怀,强调了内心的恬淡与自在。
这些意象丰富了诗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诗中“声荣徒外奖”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蕙香袭闲趾”中的“蕙香”象征着什么?
权德舆《酬陆四十楚源春夜宿虎丘山对月寄梁四敬之兼见贻之作》与王维《山居秋暝》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