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8:00
郊居岁暮因书所怀
——权德舆 〔唐代〕
养拙方去喧,深居绝人事。
返耕忘帝力,乐道疏代累。
翛然衡茅下,便有江海意。
宁知肉食尊,自觉儒衣贵。
烟霜当暮节,水石多幽致。
三径日闲安,千峰对深邃。
策藜出村渡,岸帻寻古寺。
月魄清夜琴,猿声警朝寐。
地偏芝桂长,境胜烟霞异。
独鸟带晴光,疏篁净寒翠。
窗前风叶下,枕上溪云至。
散发对农书,斋心看道记。
清言核名理,开卷穷精义。
求誉观朵颐,危身陷芳饵。
纷吾守孤直,世业常恐坠。
就学缉韦编,铭心对欹器。
元和畅万物,动植咸使遂。
素履期不渝,永怀丘中志。
我在乡间隐居,远离喧嚣,
深居简出,绝无人事打扰。
返身耕作,忘却帝王的权势,
乐于追求道理,不被世俗所累。
闲适地坐在茅屋下,
内心充满了江海的胸怀。
怎么会知道肉食的尊贵,
只觉得书生的衣服更显珍贵。
烟霜笼罩着暮节,
水石之间透出幽静的美丽。
三条小径日子安闲,
千峰环抱显得深邃。
策马出村渡河,
岸边寻觅那古老的寺庙。
月光照耀下的琴声清脆,
猿声唤醒我的晨梦。
这地方偏远,芝草桂花长得旺盛,
环境胜过烟霞的美丽。
孤鸟在晴空中展翅,
疏竹间透出寒冷的翠绿。
窗前风吹落叶,
枕上溪水飘来云影。
散发着读农书的气息,
心中安静地品读道理的记载。
清晰的言辞探讨名理,
翻开书本追求精义。
追求名声如同陶醉,
身陷在芳香的诱惑中。
我坚守孤独和正直,
总是担心世俗的羁绊。
学习缉编典籍,
铭记心中对不平等的反思。
元和的思想让万物和谐,
动植物都让其自由生长。
我期望素履不变,
永怀对理想的坚持。
作者介绍:
权德舆,唐代诗人,字仲翔,号静斋,晚唐时期的重要诗人之一,尤其擅长写田园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岁末,诗人身处乡野,感受到季节的变迁与生活的宁静。诗中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以及对道理的追求,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郊居岁暮因书所怀》是一首抒发隐居生活情趣与哲思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隐居日常,表达了对繁华世俗的远离,以及对内心平和与自然的向往。诗的开头提到“养拙方去喧”,表明诗人选择隐居的初衷是为了保持内心的简单和纯粹。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幽美的乡村画面。
诗中反复出现的“江海意”、“月魄清夜琴”等意象,象征着宽广的胸怀与内心的宁静。尤其是“水石多幽致”,通过对水石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展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结尾则回归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学习、对道德理想的执着追求,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既有对田园景色的细腻描写,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对简单生活的赞美,展现出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境界,给人以深思与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表现了对道理的追求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自由的坚定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郊居岁暮因书所怀》的作者是?
A. 杜甫
B. 权德舆
C. 王维
D. 李白
诗中提到的“宁知肉食尊”意指什么?
A. 追求财富
B. 不在乎世俗地位
C. 爱好美食
D. 关注家人
“散发对农书”中的“农书”指的是什么?
A. 诗词
B. 农业书籍
C. 哲学书籍
D. 小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比,权德舆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对隐居生活的哲理思考,而陶渊明则更强调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属感。两者均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但风格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