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5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58:54
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权德舆 〔唐代〕
寒露应秋杪,清光澄曙空。
泽均行苇厚,年庆华黍丰。
声明畅八表,宴喜陶九功。
文丽日月合,乐和天地同。
圣言在推诚,臣职惟匪躬。
琐细何以报,翾飞淳化中。
这首诗描绘了秋末寒露时节的美丽景象,清晨的光辉照耀着天空,水泽平坦,芦苇繁茂,丰收的年景让人欢庆。诗中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和人们幸福的赞美,盛大的宴会中充满了欢乐,文采和谐美好,乐声与天地共鸣。诗人强调了忠诚和诚实的重要性,感叹自己微薄的回报与对国家的期望。
权德舆(约708—784年),字子奭,号玉山,唐代诗人,晚唐时期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咏物抒怀,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此诗创作于庆祝丰年与九日重阳节之际,面对国家繁荣、人民安乐的景象,诗人借此表达对皇帝的忠诚及对社会和谐的期盼。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语言清新而富有节奏感,表现了诗人对丰年喜庆的赞美。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社会和谐,权德舆表达了对国家安定、人民幸福的深切期望。诗中多处使用意象,如“寒露”、“清光”、“华黍”等,渗透着浓厚的秋意,营造出一种丰收的喜悦氛围。同时,诗人在最后两句中提出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表达了对圣明之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时代的思考。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具有自然美,也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关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国家的繁荣与人民的幸福,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和谐的向往和忠诚的情感基调。
"寒露应秋杪"中的“秋杪”指什么?
A. 秋天的开始
B. 秋天的结束
C. 秋天的中间
D. 秋天的高峰
诗中提到的“华黍”象征什么?
A. 贫穷
B. 丰收
C. 战争
D. 幸福
本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国家繁荣的赞美
C. 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D. 对未来的恐惧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与《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相似之处在于,都涉及到九月九日的重阳节。王维的作品更多强调对兄弟的思念,而权德舆的诗则集中在国家的繁荣与社会的和谐,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社会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