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2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29:47
势穷斯变变斯通,局面初更便不同。
西北怕他小老子,东南有个太平翁。
当局势走到绝境时,就会发生变化;一旦局面开始变化,情况就会截然不同。
在西北地方,令人畏惧的是一个小人物;而在东南地区,则有一个安定的老翁。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梧山,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词、诗,诗风豪放而清新。其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常在诗中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端嘉杂诗二十首》是刘克庄在南宋时期创作的一组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安定,诗人在创作时受到历史背景和个人遭遇的影响,表达了对未来的思考与忧虑。
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现了政治局势的变化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开篇的“势穷斯变”暗示着在绝境中,局势必然会出现改变,而“局面初更便不同”则进一步强调变化的必然性。接着,诗人用“西北”的“小老子”和“东南”的“太平翁”进行对比,前者象征着不安与恐惧,后者则代表了安定与和平。这样的对比不仅反映了地域间的差异,也揭示了政治环境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意义,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敏感和深刻思考。
诗歌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动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势穷斯变”中的“变”指的是什么?
诗中“太平翁”象征什么?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克庄的这首诗更倾向于对社会现状的思考,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个人的豪情与对人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