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0:0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09:15
石鼓名天下,州庠画不如。
古祠犹汉旧,石刻半唐馀。
翠巘供凭几,寒江照读书。
恨余非楚产,来借一房居。
石鼓的名声享誉天下,州学的建筑画作也无法与之相比。古老的祠堂依然保留着汉代的风貌,石刻遗物也仅存唐代的一部分。翠绿的山峦为我提供了书桌,寒冷的江水照映着我读书的身影。我惋惜自己不是楚地的土著,只能借住在这儿。
刘克庄,字景莹,号半山,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常体现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
《石鼓》创作于诗人游览某地时,表达了对环境的赞美与对归属感的渴望,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文化遗产的尊重。
《石鼓》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遗迹,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与对理想居所的向往。诗的开头“石鼓名天下”,直接引入主题,石鼓作为文化象征,代表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积淀。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以“古祠犹汉旧,石刻半唐馀”展示出古老建筑的历史感,暗示着文化的延续与变迁。
“翠巘供凭几,寒江照读书”则描绘了一个理想的读书环境,诗人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静谧生活的向往。而最后一句“恨余非楚产,来借一房居”则流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惋惜与对归属感的渴望,体现了他复杂的情感。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美,也有文化的深邃,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和文化传承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对文化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以及对归属感的渴望。
石鼓的名声如何?
诗中提到的“古祠”属于哪个朝代?
诗人希望借住在哪里?
与王之涣的《登高》相比,刘克庄的《石鼓》更注重于文化的传承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王之涣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人生态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