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3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33:43
扶杖入松林,閒行上翠岑。
鹤群冲鹘散,树影落溪沈。
野果棘难采,药苗香易寻。
澹烟斜日暮,红叶半岩阴。
我拄着拐杖走进松林,悠闲地上山顶。
一群白鹤惊飞而散,树影随着水流沉落在溪中。
野果虽多,却难以采摘;药苗的香气却很容易找到。
淡淡的烟雾在斜阳下显得朦胧,红叶半遮山岩显得阴凉。
清珙,元代诗人,字仲明,号清珙,擅长山水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溪岩杂咏》系列诗作,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和独特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的崇尚与向往。
《溪岩杂咏 其五》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自然景象。诗的开头以“扶杖入松林,閒行上翠岑”引入,表现出诗人悠闲自在的心境。步入松林,拄着拐杖,似乎暗示着诗人的年岁已高,但内心却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渴望。
接下来的“鹤群冲鹘散,树影落溪沈”,通过描绘白鹤的惊飞和树影的倒影,展现出一种生机与静谧的对比。诗中提到的“野果棘难采,药苗香易寻”,暗示了自然界的丰富与人类的探索,虽有艰难,但也有收获,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最后两句“澹烟斜日暮,红叶半岩阴”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黄昏图景,烟雾缭绕,夕阳西下,红叶映衬,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整首诗运用简洁的语言,展现出深邃的意境,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与生命的哲理。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鸟类是什么?
“扶杖”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美,但王维的诗更强调静谧与深远的空间感,而清珙的诗则在描写自然的同时,融入了自我情感的流露,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