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女冠子 其二》

时间: 2025-05-07 07:14:13

诗句

步虚坛上,绛节霓旌相向,引真仙。

玉佩摇蟾影,金炉袅麝烟。

露浓霜简湿,风紧羽衣偏。

欲留难得住,却归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4:13

原文展示

步虚坛上,绛节霓旌相向,引真仙。
玉佩摇蟾影,金炉袅麝烟。
露浓霜简湿,风紧羽衣偏。
欲留难得住,却归天。

白话文翻译

在虚无缥缈的坛上,红色的节旗和彩虹般的旌旗迎风飘扬,引来真正的仙人。
玉佩轻轻摇动,映出蟾蜍的影子;金炉中袅袅升起麝香的烟雾。
露水浓重,霜湿了衣襟,微风紧迫,使羽衣飘动不定。
想要留住这一刻,却又不得不回归天际。

注释

  • 步虚坛:道教中一种修炼的场所,象征着超凡脱俗。
  • 绛节霓旌:绛色的节旗与霓彩的旌旗,象征着美丽的景象与神秘的气氛。
  • 玉佩:一种装饰物,古代常用于身份的象征。
  • 蟾影:蟾蜍的影子,可能暗指月亮或与月亮有关的意象。
  • 金炉:道教的香炉,象征着神秘、修炼和祭祀。
  • 麝烟:麝香的烟雾,常用来表示香气弥漫。
  • 露浓霜简湿:描绘早晨露水和霜湿的感觉,传达出清冷的氛围。
  • 羽衣:道教仙人的服装,轻盈飘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鹿虔扆(公元709-约786年),字子美,号虔扆,晚唐诗人,擅长于五言绝句,诗风清新自然,常以道教文化为题材,追求超然的境界与心灵的自由。

创作背景

《女冠子 其二》写于唐代,正值道教盛行之际,反映了诗人对道教文化和超凡境界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短暂、难以留住美好时光的感慨。

诗歌鉴赏

《女冠子 其二》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充满神秘与灵动的画面。诗人以“步虚坛”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超脱于凡尘的场所,仿佛置身于仙界之中。诗中“绛节霓旌”与“引真仙”的描绘,展现了道教文化的庄重与神秘,旗帜的颜色和样式不仅让人感受到视觉的美感,也象征着一种清雅的精神追求。

接着,诗人通过“玉佩摇蟾影”与“金炉袅麝烟”的描写,创造出一种超然的氛围,玉佩的轻摇与蟾影的轻灵相映成趣,金炉中的麝烟袅袅升起,带来一种恬静而又神秘的感觉。此时,读者在诗人的引导下,仿佛可以感受到那微妙的香气与灵气。

而后半部分的“露浓霜简湿,风紧羽衣偏”则带来了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脆弱,露水和霜的湿润、风的紧促,都在提醒着人们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最后一句“欲留难得住,却归天”,更是道出了人们对于美好瞬间的留恋与无奈,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情感。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情感上细腻,且蕴含了浓厚的道教文化,体现了鹿虔扆对生命和超凡境界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步虚坛上:描绘诗人身处于一个虚幻的道教坛上,暗示要达到超脱的境界。
  • 绛节霓旌相向,引真仙:旗帜迎风而舞,吸引了真正的仙人,表现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 玉佩摇蟾影,金炉袅麝烟:通过玉佩的摇动与金炉的烟雾,营造出一种仙气氤氲的感觉。
  • 露浓霜简湿,风紧羽衣偏:自然界的变化反映了人们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与生命的脆弱。
  • 欲留难得住,却归天:表达了对美好瞬间的留恋与无奈,最终归于自然。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玉佩摇蟾影”比作一种轻灵与神秘,增强了画面的美感。
  • 拟人:将风的紧促与羽衣的飘动赋予了生命,呈现出动态之美。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超凡境界的向往、对美好瞬间的留恋,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通过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深邃的哲思与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步虚坛:象征修炼与超然的空间。
  • 绛节霓旌:象征神秘与美丽的景象。
  • 玉佩:象征身份与灵性。
  • 金炉:象征祭祀与灵气的源泉。
  • 羽衣:象征道教仙人的飘逸与超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步虚坛”指的是:

    • A. 现实中的寺庙
    • B. 道教的修炼场所
    • C. 诗人的家乡
    • D. 一种乐器
  2. 诗中的“露浓霜简湿”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温暖的阳光
    • B. 清晨的寒冷
    • C. 夏天的炎热
    • D. 秋天的落叶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生活的满足
    • B. 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无奈
    • C. 对自然的赞美
    • D. 对别人的羡慕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描绘自然与人生的哲思。
  • 《月夜忆舍弟》:杜甫对亲情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李白):同样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孤独感,风格上更为豪放。
  • 《静夜思》(李白):通过月光引发思乡之情,展现了对故乡的怀念,情感基调更为柔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鹿虔扆诗集》

相关查询

醉蓬莱 积雪为桥和云臣作 醉蓬莱·依乐章体,用东坡韵,和六禾、铁夫重九咏怀 醉蓬莱 代寿黔国上公 醉蓬莱 秋意,次韵涛同年 醉蓬莱 醉蓬莱 八月十七夜,同家兄过周白门斋,徐序仔、钱寻千亦至 醉蓬莱 醉蓬莱 代碣石篇 醉蓬莱 七夕 醉蓬莱·简开运宗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陋巷箪瓢 凶言 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齲字旁的字 梢摇 土揖 弓字旁的字 一无所求 吃著不尽 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憋气窝火 烈女不嫁二夫 西字头的字 四字头的字 韦弦之佩 包含妙的成语 包含籁的词语有哪些 势不可当 首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