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5:39
松寒风雨石骨瘦,法窟寂寥僧定时。
李侯有句不肯吐,淡墨写出无声诗。
寒风中松树摇曳,雨水打湿了石头,显得枯瘦不堪;法窟里寂静无声,僧人正专心打坐。李侯心中有诗句却不愿意说出来,淡墨轻轻地写下了这首无声的诗。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江西吉安人,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画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诗风清新洒脱,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黄庭坚的诗作多涉及禅宗思想,常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内心的平静与思考。
本诗创作于黄庭坚在寒冷的天气中游历或静坐时,受自然环境的启发,结合自己的哲学思考,表达了对孤寂与内心世界的探寻。诗中提到的李侯(李白)则是一种文化的联结,体现了对前人的敬仰与对诗作的沉思。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寂寥的氛围。开头两句“松寒风雨石骨瘦”不仅描绘了寒冷的环境,也给人一种孤独和萧条的感觉,仿佛在提醒我们在这般冷清的世界中,内心的修行是多么重要。后面提到的“法窟寂寥僧定时”,则暗示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僧人通过定坐来寻找内心的宁静。
李侯的沉默与淡墨所写的诗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象征着有些情感与思想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这种“无声诗”的概念更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哲理:真正的感悟往往是沉默的,无法用世俗的语言来传达。
整首诗在用词上清新而富有表现力,恰到好处地融合了自然与内心的宁静,展示了黄庭坚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诗歌的独到理解。这不仅是一首关于自然景象的诗,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深思与探讨,体现了他对生命和艺术的独特见解。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孤独与内心的修行,借助自然景象与诗人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心灵宁静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李侯”指的是哪位诗人?
诗中“淡墨写出无声诗”意指什么?
本诗主要讨论的是哪种情感?
黄庭坚 vs. 王维
黄庭坚的诗作常常融合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内心的哲学思考,而王维则擅长将山水意象与禅意结合,展现出一种更加宁静的美。两者都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