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1:14
一钁足生涯,居山道者家。
有功惟种竹,无暇莫栽花。
水碓夜春米,竹笼春焙茶。
人间在何处?隐隐见桑麻。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山中的人,他的生活简单而平淡。虽然他在竹子种植上有所成就,但却没有时间去种花。夜晚,他用水碓磨米,春天时用竹笼烘焙茶叶。对于人间的生活,他感到有些迷茫,只隐隐约约地看见远处的桑麻田。
作者介绍:清珙是元代的诗人,生活在一个山清水秀的环境中,以隐士的身份创作。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泊。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作者隐居的时期,反映了他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喧嚣尘世的淡然态度。诗中描绘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山中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物质生活的无欲无求。
这首《溪岩杂咏 其二》通过简单而生动的描写,展示了一个隐居者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诗开篇即以“钁”字引入,表明了诗人对自然和农耕生活的热爱,体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热忱。接下来的几句,详细描绘了隐者的生活方式:种竹、磨米、焙茶,这些都显示出他在自然中劳动的乐趣和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诗中提到“有功惟种竹,无暇莫栽花”,不仅反映了作者对竹子的偏爱,也暗示了他对世俗繁华的拒绝,强调了竹子在他心中的重要性。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高洁,正好与隐者的性格相符。
最后一句“人间在何处?隐隐见桑麻”,引发了对人世间的思考。桑麻的隐约可见,象征着人与自然的联系,同时也表达了隐者对人间事务的淡漠和对自然的向往。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的无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情感的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淡漠,反映了隐者对简单、宁静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诗中提到的“水碓”是用来做什么的?
诗中提到的桑麻隐约代表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与赏析,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溪岩杂咏 其二》的意蕴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