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5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57:32
卖花声
极目小楼东。彩彻残虹。
惊秋孤雁咽长空。
渔笛一声烟水绿,两岸丹枫。
夜色浸帘栊。愁倚西风。
萧疏景色别离中。
秋月春风长不老,减了腮红。
在小楼的东边远望,彩虹的残影映照着天空。
惊起的孤雁在长空中哀鸣。
渔舟传来一声笛声,烟水缭绕,岸边的丹枫红得如火。
夜色浸透了窗帘,我愁苦地倚靠着西风。
在这萧瑟的景色中,似乎充满了离别的情绪。
秋月和春风永不衰老,唯有我脸上的红晕渐渐消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陆茜,清代女诗人,生活在一个男权社会中,作品多展现女性的细腻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创作背景:
《卖花声》创作于秋天,诗人可能正经历某种情感的离别,故而写下了充满愁苦的诗句,反映了个人的内心感受与自然界的和谐共鸣。
《卖花声》是一首富有秋意的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离别的忧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极目小楼东,彩彻残虹”描绘了一个清晰而美丽的秋天景象,然而随之而来的“惊秋孤雁咽长空”,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情绪,孤雁的哀鸣代表了内心的渴望与伤感。
接下来的“渔笛一声烟水绿”,笛声在秋水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悠扬,仿佛在诉说着渔夫的孤独与思念。两岸的“丹枫”则是秋天的象征,呈现出一幅动人的秋景画面,让人不禁沉醉其中。
在夜色渐浓、愁苦加深的描绘中,诗人“愁倚西风”,表现出深深的无奈和思念。而“秋月春风长不老,减了腮红”一句,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相结合,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及对青春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细腻观察和丰富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色,表现了离别的愁苦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青春往事的怀念,展现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脆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孤雁”主要象征什么?
“夜色浸帘栊”中的“浸”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人通过哪种自然景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艺术魅力与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