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卖花声 像生花》

时间: 2025-07-26 10:06:24

诗句

竹簏盛来,多少像生花卉。

小年时、东风才至,街头偏卖,趁闹蛾天气。

问封姨、此情知未。

谁家妙手,特把春光游戏。

剪吴绫、点金帖翠。

一声清唱,有绣帘揭处,早惊回、绿窗人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0:06:24

卖花声 像生花

原文展示

竹簏盛来,多少像生花卉。小年时东风才至,街头偏卖,趁闹蛾天气。问封姨此情知未。谁家妙手,特把春光游戏。剪吴绫点金帖翠。一声清唱,有绣帘揭处,早惊回绿窗人睡。

白话文翻译

竹筐装满了花卉,好似新鲜的鲜花。小年的时候,东风刚刚吹来,街头正热闹地售卖,借着春天的气候。问问封姨,她是否知道这份情意。哪家巧手,特意把春光玩弄得如此美丽。剪下吴绫,点缀金色和翠色的花朵。清脆的歌声响起,绣帘轻轻揭开,早已惊醒了窗内的人儿的梦。

注释

  • 竹簏:用竹子编制的筐子,盛放花卉。
  • 小年:指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春节前的一个节日。
  • 东风:春风,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 封姨:可能是指某位年长女性,代表传统家庭中的长辈。
  • 吴绫:一种高级丝绸,常用于制作华丽的服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太清,清代诗人,生于晚明时期,工诗词,风格清新婉约,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为题材。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春季,正值小年,诗人在这个温暖的时节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表现出对春天和花卉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卖花声 像生花》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到来和繁花似锦的生机,营造出一种愉悦的生活氛围。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光的珍惜和对生命的热爱。开头两句“竹簏盛来,多少像生花卉”以具体的物象引入,生动地展现了春意盎然的景象。接着,诗人通过“问封姨此情知未”,引入人物对话,增强了诗的生活气息,也引发了对春天情感的思考。诗中“剪吴绫点金帖翠”则用华美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绚丽景象,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最后的“早惊回绿窗人睡”则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份温柔的情感,表现了春天带来的生机与人们的清晨梦境。整首诗情景交融,生动形象,令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和生命的活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竹簏盛来,多少像生花卉:用竹筐装满花,形象生动,展现了春天的美丽。
  2. 小年时东风才至:描绘了小年时节,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3. 街头偏卖,趁闹蛾天气:街头热闹的花市,借着春天气候的美好。
  4. 问封姨此情知未:与封姨的对话,增添了生活气息。
  5. 谁家妙手,特把春光游戏:赞美巧手工匠,将春天的美演绎得淋漓尽致。
  6. 剪吴绫点金帖翠:华丽的装饰,展现春天的绚丽。
  7. 一声清唱,有绣帘揭处:清新的歌声,增添生活气息。
  8. 早惊回绿窗人睡:清晨的生活,令人感受到温暖与生机。

修辞手法

  • 比喻:“多少像生花卉”,将盛开的花卉比作春天的生机。
  • 拟人:通过“问封姨此情知未”赋予人物以情感。
  • 对仗:如“剪吴绫点金帖翠”,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簏:象征着自然和生命的纯粹。
  • 春光:代表着希望、生机与活力。
  • 吴绫:象征着华贵与美好事物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竹簏盛来”中的“竹簏”是指什么?

    • A. 竹制的筐子
    • B. 竹林
    • C. 竹制的家具
    • D. 竹子
  2. 诗中提到的小年是指哪个节日?

    • A. 端午节
    • B. 春节
    • C. 元宵节
    • D. 中秋节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顾太清的《卖花声 像生花》与杜甫的《春望》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前者更注重生活细节,后者则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阅读与赏析》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浣溪沙·经台州,过黄岩,登雁荡 浣溪沙 黄瘿瓢《芦雁图》 浣溪沙(小集涧亭) 浣溪沙 其一 浣溪沙 浣溪沙(以鸳鸯梅送曾守,是日,曾守携家游南园)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咏雪 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绞丝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百辞莫辩 包含嘴的词语有哪些 工夫不负有心人 亡人自存 五侯七贵 匸字旁的字 食指众多 千开头的成语 挑牙料唇 文丈 教席 旧腊 风流罪 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