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8:37
无闷
听蛙声,悄然赋此解
—— 易顺鼎 〔清代〕
星闪浓青,风晕浅黄,山影层层压重。正一片池塘,暝愁摇动。木杪镫痕绿处,怕此夜高楼难成梦。阑坐久,替谁唤起,嫩凉相送。篱空。答幽讽。记月黑江南,悄无人共。又听到蛮村水田新种。暗里催春去也,算未抵花前鹃声痛。能几日,过了清明,梅雨涨天无缝。
夜空中星星闪烁,浓浓的青色与淡淡的黄风交织,山的影子重重叠叠,似乎压得人透不过气。此时正值池塘之畔,心中的愁苦随着夜色荡漾。树梢上留下了绿色的灯光痕迹,怕是在这高楼之夜难以做梦。独坐阑干,思念着谁,微凉的夜风送走了我的思绪。篱笆旁空寂无声,回应着幽幽的讽刺。回想起江南月黑时分,似乎无人可以共鸣。又听到蛮村新种的水田,暗自催促着春天的离去,似乎还未能抵挡花前杜鹃的悲鸣。能有几日,清明节已过,梅雨季节无缝而至。
易顺鼎(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情感表达而著称。其诗风常常反映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关注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无闷》成诗于诗人某个宁静的夜晚,借助蛙声和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静与个人的孤独。
《无闷》一诗,透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忧伤的氛围。诗中以“星闪浓青,风晕浅黄”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夜晚,星星和微风的描绘不仅表现出自然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池塘的倒影和山影的重重叠叠,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压抑与无奈。
“阑坐久,替谁唤起”,诗人独自在栏杆旁静坐,思念着某个人,显得格外孤独。此时夜色中的蛙声不仅是自然的声音,更是内心情感的共鸣,暗示着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过往的追忆。最后,诗人提到“梅雨涨天无缝”,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给人以深刻的感触。
整体来看,诗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孤独时的感受与思考,充满了对生命、时间的感慨,展现了清代诗人特有的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
整首诗通过夜晚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反映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将自然与情感紧密结合,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诗中“星闪浓青”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明亮的白昼
B. 宁静的夜晚
C. 烈日炎炎
“阑坐久,替谁唤起”中“阑”指的是什么?
A. 栏杆
B. 门窗
C. 墙壁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孤独与思考
C. 爱情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