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7 11:4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1:47:45
无闷 冷署
作者: 姚燮 〔清代〕
重枑荆多,圜土草深,门外人来放犊。
称约吏看山,课童栽菊。
颇喜乌亭使少,更隼贴莺驯无劳牍。
布荆妻女,同尝苦况,瓮醪盘蓿。
无辱。胜初眼。
并赚得清名,扇风壶玉。
且减鹤储粮,补琴修曲。
莲幕嘉宾三五,只盼放梅花燃银烛。
听报夜衙鼓稀疏,算享佛堂清福。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荆棘丛生,圆形的土堆上长满了青草,门外有行人来放牛。
公务员来查看山景,孩子们被指派去栽种菊花。
我非常喜欢乌亭的清静,连黄莺也在这里安静地栖息,不必为公文而烦恼。
家里的妻女一同承担生活的苦涩,酒壶和蔬菜在盘子里。
没有羞辱,胜过刚开始的眼光。
还赢得了清白的名声,扇风的壶和玉器。
而且减少了鹤的储粮,补充了琴曲的修习。
在莲花帐幕下的嘉宾三五,只盼望放梅花点燃银烛。
听到夜里衙门的鼓声稀疏,算是享受佛堂的清福。
姚燮(1720-1777),字文盛,号致远,清代著名诗人和书法家,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诗风清新、洒脱,常以田园风光、农家生活为题材,表现平淡而又有深意的生活哲学。
《无闷 冷署》创作于夏日,反映了诗人在炎热的季节中寻求宁静和安逸的心情。诗中描绘了乡村的自然景象,展现了田园生活的恬淡与宁静,是对繁忙官场生活的一种逃避和向往。
《无闷 冷署》是一首表现田园生活的诗,姚燮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夏日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美。诗中提到的“重枑荆多,圜土草深”,描绘了生机勃勃的田园景象,传达出一种回归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理想。
整首诗的结构松散,但意境悠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以及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在“布荆妻女,同尝苦况”中,诗人不仅关注家庭生活的艰辛,也体现了对家庭成员共同承担苦难的深情。
诗中最后提到的“算享佛堂清福”,暗示了诗人对内心平静和超脱的向往,似乎在诉说一种人生态度:不求浮华,追求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一种清静、自然的生活状态,反映了诗人对繁华官场的厌倦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诗人表达了对家庭、友谊和内心安宁的珍视。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重枑荆多”主要描绘了什么?
填空题:诗人通过“称约吏看山,课童栽菊”表达了对__生活的冷漠。
判断题:诗中的“莲幕嘉宾三五”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聚会的期待。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