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44: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44:07
汉宫春 真茹张氏园杜鹃盛开,后期而往,零落殆尽,歌和榆生
凄月三更,有思归残魄,啼噣能红。伤春几多泪点,吹渲阑东。
绡巾揾湿,试潮妆微发琼钟。新敕赐,一窠瑞锦,昭阳临镜犹慵。
携榼却悭才思,惹津桥沈恨,撩乱花茸。
芳华惯禁閒地,不怨东风。鹤林梦短,委孤根竹裂山空。
三嗅拾馨香细泣,何时添谱珍丛。
在凄冷的月光下,半夜三更,我的思绪归于那残破的魂魄,啼叫的杜鹃花依然红艳。伤春的泪水流淌不止,轻风吹动着栏杆,荡漾着我的愁绪。绡巾已被泪水打湿,试着妆扮,却因头发微微凌乱而显得更加娇羞。新赐的瑞锦装饰,昭阳宫前的镜子里我仍然懒散不已。
我携着酒壶,却因才思不足而懊恼,惹得津桥边的沉重恨意,撩动了满地的花瓣。
芳华本该在宁静的地方绽放,不怨恨那东风。鹤林的梦短暂无比,我孤独的根在山空竹裂之处。
我轻轻嗅着那芬芳,细细地流泪,什么时候才能再谱写那珍贵的诗篇呢?
作者介绍:
朱祖谋,清代诗人,以词风婉约见长,擅长写爱情和自然景色,常流露出对人生和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
《汉宫春》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风气逐渐开放之时,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孤寂与伤感,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诗中通过“凄月三更”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氛围,夜深人静时的思绪涌动,强调了个体的孤独感。同时,杜鹃鸟的啼叫与伤春的泪水形成了悲伤的对比,表现了对春天短暂美好时光的无奈与惋惜。
在描写中,诗人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和拟人,丰富了诗的层次感。“绡巾揾湿”隐喻着作者因思念而流下的泪水,形象地表现了情感的细腻与脆弱。而“昭阳临镜犹慵”则透出一种懒散和无奈,显示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却又不知所措的心境。
整首诗在感情表达上非常真挚,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有对个人命运的深思,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敏感与思考,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丝淡淡的忧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春天的思念与伤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孤独与无奈,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凄月三更”中的“凄”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杜鹃”主要象征什么?
“新敕赐”可以理解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春望》与《汉宫春》都体现了对春天的感慨,但《春望》更侧重于历史的悲情,而《汉宫春》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月下独酌》则以饮酒作乐的方式展现孤独,虽然同样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但其情感基调相对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