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0: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0:59
更漏子
作者:贺铸
芳草斜曛。映画桥,翠阁临津。
数阕清歌,两行红粉,厌厌别酒初醺。
芳意赠我殷勤。罗巾双黛痕。
便兰舟独上,洞府人闲,素手轻分。
十里绮陌尘。望紫云车远,已掩青门。
迤逦黄昏,景阳钟动,临风隐犹闻。
明朝水馆渔村。凭谁招断魂。
恨不如今夜,明月多情,应待归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江南风景画,描写了春天的草地、桥梁、亭阁等景物。诗人感受到离别的愁绪,吟唱着清歌,看到两行美女,心中感到惆怅。芳草和清酒的意境交融,令人倍感温馨而又难以忘怀。独自一人乘船,心中思绪万千,似乎在期待着明天的渔村生活。黄昏时分,钟声响起,风中依稀可闻的乐声让人感到无尽的惆怅。诗人最后感叹,若今夜明月多情,何不等着归云呢?
贺铸(约 1052-1125),字敏中,号秋水,北宋词人,著名的词作家之一。他的词风清婉、典雅,擅长抒情,常表达离愁别绪和对美好景物的热爱。
《更漏子》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常常经历离别与孤独,因而在作品中常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
贺铸的《更漏子》以其清新的意境和深厚的情感赢得了读者的喜爱。整首词以优美的自然景物为背景,交织着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初始的“芳草斜曛”便带我们进入一个静谧而又温柔的环境,接着通过“数阕清歌”和“两行红粉”,展现出生活的美好与短暂。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盼,情感真挚而细腻。
词的后半部分,随着“迤逦黄昏”的描写,情绪逐渐沉重,诗人在黄昏的宁静中思索着无法相聚的心情,特别是最后一句“恨不如今夜,明月多情”,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对爱人的深切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了深厚的情感基调。
《更漏子》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芳草斜曛”是指什么?
诗中“明月多情”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