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8:5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8:59:52
海月谣
作者: 贺铸 〔宋代〕
楼平叠巘。瞰瀛海波三面。
碧云扫尽,桂轮滉玉,鲸波张练。
化出无边宝界,是名壮观。
追游汗漫,顾少借,长风便。
麻姑相顾,然笑指,寒潮清浅。
顿觉蓬莱方丈,去人不远。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优美的海景,诗人站在高楼上俯瞰三面环海的壮丽景色。碧蓝的天空被云彩扫净,明亮的月光如玉般照耀,海面上波浪翻滚,宛如张开的绸缎。这里仿佛是无尽的宝境,真是壮观无比。诗人沉浸在这片天地之间,心情悠然自得。与麻姑对视,彼此莞尔,指向那清澈的寒潮,顿时感到蓬莱仙境就在眼前,似乎并不遥远。
贺铸(约1050年—1121年),字景端,号夷甫,宋代词人,生于太原,后世称之为“贺老”。他在词风上承继了北宋的豪放,又融入了细腻的情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尤其擅长描写山水、风景与人情。
《海月谣》创作于南宋时期,时代背景是北宋灭亡后南渡的诗人们在新的环境中寻求自我表达与情感寄托,该诗正是诗人对美好自然景色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境界的渴望。
《海月谣》是一首充满美感的描写诗,诗人在高楼之上俯瞰海面,展现了广阔的视野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中的意象丰富,层次分明,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与深邃的思考。开头的“楼平叠巘”便营造出一种高耸入云的感觉,紧接着“瞰瀛海波三面”则将视角拓宽,展现了三面环海的壮丽景象。接下来“碧云扫尽,桂轮滉玉”通过清澈的天空与明亮的月光描绘出宁静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梦幻的场景中。
“化出无边宝界”一句,传达出诗人对自然无尽美景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理想与现实的交融。诗人通过游玩与麻姑的相视一笑,展现了人间与仙境的微妙联系,表达了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情感丰富,画面感强烈,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流露出对生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超然脱俗的心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探索,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中描绘的景象是怎样的?
“麻姑”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蓬莱方丈”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