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0:1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12:23
败屋颓垣对短檠,
课书聊自限三更。
萧条草木寒无色,
窸窣狐狸出有声。
半榼浊醪求火暖,
一篇疑义与儿评。
未须遽起穷愁叹,
明日寻梅雪正晴。
在破败的屋子和倒塌的围墙旁,
我点着短灯,读书到夜深。
周围草木凋零,寒冷无色,
窸窣的狐狸在夜里发出声响。
我端着半壶浑浊的酒,渴望火焰的温暖,
一篇疑难的问题和儿子讨论。
不必急于在此穷愁叹息,
明日寻梅,雪后天气正好晴朗。
该诗中没有特别显著的典故,但“寻梅”可以引申为对春天的期待,梅花常在寒冬中绽放,象征坚韧与希望。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词人和散文家,生活在战乱频仍的时代。他的诗歌多表现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百姓疾苦的关怀,同时也有描写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的作品。
《寒夜》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衰败之时,社会动荡,民生困苦。陆游在诗中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希望。
《寒夜》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在寒冷的冬夜中独处的情景。诗的开头描绘了破败的环境,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通过“短檠”这一细节,反映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而“课书聊自限三更”则表现了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仍然不忘学习,努力充实自己。
接下来的描写,草木萧条,寒冷无色,暗示了冬天的死寂与沉闷。此时,狐狸的窸窣声则引发了一丝生机,表明在寒冷中仍有生物的存在,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希望。
“半榼浊醪求火暖”,通过饮酒取暖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温暖生活的渴求。而与儿子讨论疑难问题则体现了家庭的温馨与亲情。在此,诗人与自然的寒冷形成对比,展现出人性的温暖和思考的深度。
最后两句“未须遽起穷愁叹,明日寻梅雪正晴”则传达出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即使在寒冷的夜晚,也不必急于感到愁苦,因为明天会有希望的梅花与阳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陆游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及对春天的期盼。
逐句解析:
整首诗表达了在逆境中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体现出一种不屈的精神和乐观的态度。
《寒夜》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陆游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短檠”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酒
B. 灯具
C. 书本
D. 一种花
诗的最后两句传达了什么情感?
A. 限制
B. 绝望
C. 希望
D. 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