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5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55:46
原文展示:
拔地奇峰起。笑平生郑虔三绝,君真多事。挥洒烟云来腕底,灵气胸中未已,看枯木寒山如此。尘海茫茫无我席,算此身合向山中死。负汝者,有如水。故人万树梅花里。记当年卜邻有约,而今何似?恨海精禽填不得,付与凄凉眉史,侬已厌伤心滋味。只恐人间无此境,便夸娥移也非长计。图一幅,且体矣。
白话文翻译:
一座奇特的山峰拔地而起。嘲笑自己一生像郑虔那样多才多艺,你真是多事。挥洒烟云在手腕之下,胸中的灵气还未消散,看着这枯木和寒山。尘世茫茫,没有我的立足之地,算来这一生应该在山中结束。辜负你的,就像水一样。故友在万树梅花之中。记得当年约定做邻居,现在又如何呢?恨海中的精禽无法填平,只能交给凄凉的眉史,我已经厌倦了伤心的滋味。只怕人间没有这样的境界,即使夸娥移来也不是长久之计。画一幅,暂且体会一下。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亚子(1887-1958),原名柳弃疾,字亚子,江苏吴江人,近代著名诗人、社会活动家。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多抒发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这首诗是他在收到友人哲夫赠送的一幅枯笔山水画后所作,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近代,当时社会动荡,诗人对现实感到失望,向往隐逸生活。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金缕曲》以枯笔山水画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切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无限向往。诗中“拔地奇峰起”一句,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山峰的壮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而“笑平生郑虔三绝,君真多事”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多才多艺的自嘲,以及对友人多事的调侃。诗中的“挥洒烟云来腕底,灵气胸中未已”展现了诗人作画的自由与灵动,而“枯木寒山如此”则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冷清。
“尘海茫茫无我席,算此身合向山中死”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山林的向往,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而“负汝者,有如水”则深情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愧疚与不舍。最后,“图一幅,且体矣”以画作为结,寄托了诗人对美好境界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枯笔山水画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友情和隐逸生活的复杂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枯笔山水画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友情和隐逸生活的复杂情感。诗中既有对友情的深切珍视,也有对隐逸生活的无限向往,同时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拔地奇峰起”一句象征了什么? A. 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 B. 山峰的壮丽 C. 尘世的纷繁复杂 D. 友情的深切珍视
“笑平生郑虔三绝,君真多事”表达了什么? A. 对友人的赞赏 B. 对友人的调侃 C. 对自己的自嘲 D. 对友人的愧疚
“挥洒烟云来腕底,灵气胸中未已”展现了什么? A. 作画的自由与灵动 B. 内心的孤寂与冷清 C. 对尘世的厌倦 D. 对山林的向往
“尘海茫茫无我席,算此身合向山中死”表达了什么? A. 对尘世的厌倦 B. 对山林的向往 C. 对友情的珍视 D. 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图一幅,且体矣”以什么作为结? A. 画作 B. 友情 C. 隐逸生活 D. 美好境界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