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1:42
酴醿过也,酴醿过后,无花堪折。
只有垂杨,垂杨却作,絮惊行色。
海棠半在如无,又争倩蔷薇恋得。
除是东风,随君归问,玉堂消息。
这段时间酴醿花已经谢了,花落之后没有花可摘。
唯有那垂柳,柳枝轻摇,仿佛在轻声诉说,惹得人心忧。
海棠花开得稀疏,似乎快要凋谢,又何必去争艳与蔷薇?
若不是东风,你可否随同我问问,玉堂中那边的消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提及的“垂杨”、“海棠”、“蔷薇”等植物,均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常用于古诗词中象征美好与短暂的生命,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赵彦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少有传世作品,但其词风清雅,情感细腻,常以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柳梢青》创作于春季,正值花开花落之际,诗人以此时节为背景,抒发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和对爱人的思念。
这首《柳梢青》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隐喻了人生的无常与感情的脆弱。开篇的“酴醿过也”提醒人们花谢之时,生命的美丽转瞬即逝,接着以“只有垂杨”引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惆怅,垂柳轻摇,似乎在诉说着心中的苦闷。
诗中“海棠半在如无”则通过花的凋零,暗示了情感的淡薄与不确定。虽然海棠仍在,但那种美丽似乎已不复存在,令人感到一丝失落。而“除是东风,随君归问”则展现了诗人希望通过春风传达情感的渴望,这种寄托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爱的期盼,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细腻与脆弱。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对生命短暂与美好瞬间的珍惜,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具有深刻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如“垂杨却作”暗示情感)、拟人(柳絮似乎在诉说)、对仗(如“海棠半在如无”与“倩蔷薇恋得”),展示了意象的生动与情感的细腻。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花卉的描写,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脆弱,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情感的渴望,充满了诗人的思索与感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柳梢青》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酴醿”指的是:
“垂杨却作,絮惊行色”中“絮”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情感的思考,但赵彦端更侧重于自然意象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流露,而李清照则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呈现出女性特有的柔情与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