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存殁口号》

时间: 2025-04-26 01:41:30

诗句

喋血羊城几战争,朱郎旅骨倘心惊。

蚕丛蜀道兵戈满,谁念江南有恽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41:30

原文展示:

存殁口号 喋血羊城几战争,朱郎旅骨倘心惊。蚕丛蜀道兵戈满,谁念江南有恽生?

白话文翻译:

在羊城经历了多次血战,朱郎的遗骨是否感到心惊。蜀道上的蚕丛之地兵戈遍布,谁还会记得江南的恽生?

注释:

字词注释:

  • 喋血:形容战斗激烈,流血很多。
  • 羊城:广州的别称。
  • 朱郎:指朱德,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
  • 旅骨:指战死沙场的将士的遗骨。
  • 蚕丛:古代蜀地的别称,这里指四川地区。
  • 蜀道:古代连接四川与中原的道路,因其险峻而著名。
  • 恽生:指恽代英,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江南人。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涉及历史人物和地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亚子(1887-1958),原名柳弃疾,字亚子,江苏吴江人,中国近代诗人、政治家。他是南社的重要成员,以诗词抒发爱国情怀和革命理想。该诗创作于近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革命者的牺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中国近代革命斗争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作者对革命战友的怀念和对战争残酷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羊城的血战和蜀道的兵戈,表达了对革命战友的深切怀念和对战争残酷的感慨。诗中“喋血羊城几战争”一句,既展现了战斗的激烈,也暗示了革命者的牺牲。而“朱郎旅骨倘心惊”则进一步以朱德的遗骨为象征,表达了对逝去战友的哀思。最后两句“蚕丛蜀道兵戈满,谁念江南有恽生?”则通过对比,突出了战争的普遍性和对个别英雄的遗忘,增强了诗歌的悲壮色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喋血羊城几战争”:描绘了羊城(广州)的多次血战,展现了战斗的激烈和革命者的牺牲。
  • 第二句“朱郎旅骨倘心惊”:以朱德的遗骨为象征,表达了对逝去战友的哀思。
  • 第三句“蚕丛蜀道兵戈满”:通过蜀道的兵戈,展现了战争的普遍性和残酷性。
  • 第四句“谁念江南有恽生?”:通过对比,突出了对个别英雄的遗忘,增强了诗歌的悲壮色彩。

修辞手法:

  • 比喻:“喋血”比喻战斗的激烈。
  • 象征:“朱郎旅骨”象征逝去的战友。
  • 对比:通过羊城和蜀道的对比,突出了战争的普遍性和对个别英雄的遗忘。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革命战友的怀念和对战争残酷的感慨,通过描绘战斗的激烈和战争的普遍性,表达了对逝去战友的哀思和对战争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喋血:战斗的激烈。
  • 羊城:广州,战斗的地点。
  • 朱郎旅骨:逝去的战友。
  • 蚕丛蜀道:战争的普遍性。
  • 恽生:被遗忘的英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羊城”指的是哪个城市? A. 北京 B. 上海 C. 广州 D. 成都

  2. “朱郎旅骨”指的是谁的遗骨? A. 朱德 B. 恽代英 C. 柳亚子 D. 毛泽东

  3. 诗中提到的“恽生”是指谁? A. 恽代英 B. 恽逸群 C. 恽寿平 D. 恽敬

答案:1. C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柳亚子的其他革命题材诗作。
  • 其他南社诗人的作品,如陈去病的诗作。

诗词对比:

  • 与柳亚子的其他革命题材诗作对比,分析其风格和主题的异同。
  • 与其他南社诗人的作品对比,展示南社诗人的共同特点和个体差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柳亚子诗选》
  • 《南社诗选》
  • 《中国近代诗歌研究》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龙帅宴王公明) 鹧鸪天(湘江舟中应叔索赋) 鹊桥仙(安仁道中雪) 清平乐(阳春亭) 清平乐(萍乡必东馆) 点绛唇(同曾无玷观沈赛娘棋) 点绛唇(和翁子西) 朝中措(丁亥益阳贺王宜之) 武陵春(和王叔度桃花) 忆秦娥(和刘希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内怛 鸣鹊 究研 归正首丘 你言我语 餐风宿草 马字旁的字 舌字旁的字 解疑释惑 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隐娘 長字旁的字 不分青红皂白 律结尾的成语 走之旁的字 王字旁的字 弄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