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0:55
游洞霄宫
丁先民 〔宋代〕
午过青山流,扬鞭入洞霄。
旁观昔隐迹,信步冷泉桥。
玉简金龙古,仙风道古饶。
小轩曾寄宿,秋雨闹芭蕉。
午后的时光,阳光透过青山流淌,我骑马扬鞭进入洞霄宫。
在这里旁观往日的隐居旧迹,漫步于那冷清的泉水桥上。
古老的玉简和金龙真迹,仙风道教的风光让人陶醉。
曾经在小轩里寄宿,如今秋雨打在芭蕉上,依旧热闹。
丁先民,宋代诗人,生活于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他的作品多反映自然景观与道教思想,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游洞霄宫》创作于丁先民游览洞霄宫时,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和道教文化的热爱。洞霄宫是道教的重要场所,象征着灵性与隐逸的生活。
《游洞霄宫》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道教文化的深刻感悟。全诗采用了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午后青山的宁静与洞霄宫的神秘。开篇“午过青山流,扬鞭入洞霄”,通过骑马进入洞霄宫的动作,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旁观昔隐迹,信步冷泉桥”则引导读者回忆往昔,隐士的踪迹让人感慨万千,冷泉桥的宁静则进一步渲染了诗的氛围。
诗中“玉简金龙古,仙风道古饶”通过古代文物的描写,传达出道教文化的厚重感与神秘色彩。最后两句“小轩曾寄宿,秋雨闹芭蕉”则在空间与时间上形成了一种交融,秋雨的生动描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诗人对往日时光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道教文化的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道教文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同时也折射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洞霄宫”与哪个文化相关?
A. 佛教
B. 道教
C. 儒教
“午过青山流”中“青山”主要象征什么?
A. 热情
B. 宁静
C. 忧伤
诗中的“秋雨闹芭蕉”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A. 安静
B. 热闹
C. 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