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赋得心清闻妙香》

时间: 2025-05-08 03:17:19

诗句

一室斋居候,清明裕素心。

惟□香几度,直觉妙堪寻。

静里真诠语,环中秘缔深。

澄怀起浅见,爽气涤烦襟。

恍视游兰径,还同步桂林。

前庭方上月,别院暂停琴。

宝篆潜增袭,尘缘淡不侵。

欣然逢圣世,翘首共倾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3:17:19

原文展示

赋得心清闻妙香
作者: 戴宗逵〔清代〕

一室斋居候,清明裕素心。
惟香几度,直觉妙堪寻。
静里真诠语,环中秘缔深。
澄怀起浅见,爽气涤烦襟。
恍视游兰径,还同步桂林。
前庭方上月,别院暂停琴。
宝篆潜增袭,尘缘淡不侵。
欣然逢圣世,翘首共倾忱。

白话文翻译

在这间清雅的书房里,心中清明而宽广。
只闻香气数次,便感到其中妙趣无穷。
在宁静中,真理的言语流露,环绕其中的秘密深不可测。
心境澄澈,浮现出浅显的见解,清新的气息洗净了烦恼的胸襟。
恍惚间仿佛看见游走的兰花小径,仿佛又回到了桂林的美景。
前院的月光正好洒落,别院的琴声也暂停了。
香气如宝篆般潜移默化,尘世的羁绊已然淡薄。
欣然迎接圣明的时代,抬头期盼共同的热忱。

注释

字词注释

  • 斋居:指清静的居所,常指书房或书斋。
  • :指宽广、丰盈,这里形容心境豁达。
  • 妙堪寻:意为美妙的香气值得去探寻。
  • 真诠:真实的道理或解释。
  • 澄怀:形容心境清澈。
  • 爽气:清新舒爽的气息。
  • 宝篆:指珍贵的香气或物品。
  • 尘缘:世俗的牵绊或烦恼。

典故解析

  • 桂林:古代著名的山水胜地,象征美丽的自然景观。
  • 兰径:指兰花生长的小路,象征清雅、高洁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宗逵是清代的诗人,其生平不详,但他在诗歌创作上以清新、淡雅的风格著称。他常以自然景物、心灵感悟为题,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本诗写作于清代,正值士人重视修身养性、追求精神境界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清幽的环境与内心的感受,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赋得心清闻妙香》通过清幽的环境描绘和细腻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敏感。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清静的书房,映衬出作者的心境。接着,通过“惟香几度,直觉妙堪寻”一句,诗人表达了香气的吸引力和内心的渴望,仿佛在说,只有在内心清静时,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引入了“静里真诠语,环中秘缔深”,这一句深入探讨了内心的智慧与宁静的关系,暗示在沉静中会有真理的显现。接下来的“澄怀起浅见,爽气涤烦襟”更是展示了内心的清澈如水,能够洗净烦恼,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

在描绘自然时,诗中提到“恍视游兰径,还同步桂林”,通过“兰”与“桂”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诗人心灵的感悟。结尾部分,诗人对“尘缘淡不侵”的感慨,表达了他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最终以“欣然逢圣世,翘首共倾忱”结束,展现出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与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室斋居候:描绘静谧的书房,隐含诗人对清雅生活的追求。
  2. 清明裕素心:表达内心的清明与宽广。
  3. 惟香几度,直觉妙堪寻:香气的美妙引发了诗人的探寻欲望。
  4. 静里真诠语,环中秘缔深:在静谧中,真理显现,秘密深邃。
  5. 澄怀起浅见,爽气涤烦襟:心境清澈,清新之气洗去烦恼。
  6. 恍视游兰径,还同步桂林:恍惚间游走于兰花小径,回忆桂林美景。
  7. 前庭方上月,别院暂停琴:月光洒落,琴声暂停,宁静致远。
  8. 宝篆潜增袭,尘缘淡不侵:香气潜移默化,世俗之累已淡薄。
  9. 欣然逢圣世,翘首共倾忱:期盼美好时代,满怀热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前庭方上月,别院暂停琴”,形成对称美。
  • 比喻:如“宝篆潜增袭”,将香气比作珍贵的香料,形象生动。
  • 拟人:如“爽气涤烦襟”,赋予气息以清洗的能力,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心灵的清净与自然的美好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烦恼的超脱,寓意深远,充满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清静的生活。
  • :象征美好与灵性。
  • :象征明亮与宁静。
  • :象征高洁与优雅。
  • :象征文人雅趣与心灵的共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惟香几度”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悟?
    A. 香气的美妙
    B. 自然的景色
    C. 生活的烦恼

  2. 诗中提到“恍视游兰径”,兰花象征什么?
    A. 清雅
    B. 富贵
    C. 哀伤

  3. “澄怀起浅见”体现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A. 追求名利
    B. 追求内心的平静
    C. 对世俗的无所谓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山中问答》 - 朱自华

诗词对比

  • 《赋得心清闻妙香》《静夜思》:两首诗都表现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但《静夜思》更多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而《赋得心清闻妙香》则强调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功名富贵 减字木兰花 宪掾黄君美弄璋援苏伯修侍郎例乞名其子命之曰升云时二月六日寿席醉赋 减字木兰花 记人言 减字木兰花 题老燕恋雏图 减字木兰花·啬薇叶暗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秋夜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宋渔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饮长歠 几字旁的字 潜能 戴罪图功 一字旁的字 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齐字旁的字 虎咽狼吞 艳如桃李 酒罃子 弃才 如鲠在喉 耒字旁的字 古赋 花开头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衙香 麻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