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3:1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3:17:19
赋得心清闻妙香
作者: 戴宗逵〔清代〕
一室斋居候,清明裕素心。
惟香几度,直觉妙堪寻。
静里真诠语,环中秘缔深。
澄怀起浅见,爽气涤烦襟。
恍视游兰径,还同步桂林。
前庭方上月,别院暂停琴。
宝篆潜增袭,尘缘淡不侵。
欣然逢圣世,翘首共倾忱。
在这间清雅的书房里,心中清明而宽广。
只闻香气数次,便感到其中妙趣无穷。
在宁静中,真理的言语流露,环绕其中的秘密深不可测。
心境澄澈,浮现出浅显的见解,清新的气息洗净了烦恼的胸襟。
恍惚间仿佛看见游走的兰花小径,仿佛又回到了桂林的美景。
前院的月光正好洒落,别院的琴声也暂停了。
香气如宝篆般潜移默化,尘世的羁绊已然淡薄。
欣然迎接圣明的时代,抬头期盼共同的热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戴宗逵是清代的诗人,其生平不详,但他在诗歌创作上以清新、淡雅的风格著称。他常以自然景物、心灵感悟为题,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本诗写作于清代,正值士人重视修身养性、追求精神境界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清幽的环境与内心的感受,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赋得心清闻妙香》通过清幽的环境描绘和细腻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敏感。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清静的书房,映衬出作者的心境。接着,通过“惟香几度,直觉妙堪寻”一句,诗人表达了香气的吸引力和内心的渴望,仿佛在说,只有在内心清静时,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引入了“静里真诠语,环中秘缔深”,这一句深入探讨了内心的智慧与宁静的关系,暗示在沉静中会有真理的显现。接下来的“澄怀起浅见,爽气涤烦襟”更是展示了内心的清澈如水,能够洗净烦恼,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
在描绘自然时,诗中提到“恍视游兰径,还同步桂林”,通过“兰”与“桂”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诗人心灵的感悟。结尾部分,诗人对“尘缘淡不侵”的感慨,表达了他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最终以“欣然逢圣世,翘首共倾忱”结束,展现出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与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心灵的清净与自然的美好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烦恼的超脱,寓意深远,充满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惟香几度”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悟?
A. 香气的美妙
B. 自然的景色
C. 生活的烦恼
诗中提到“恍视游兰径”,兰花象征什么?
A. 清雅
B. 富贵
C. 哀伤
“澄怀起浅见”体现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A. 追求名利
B. 追求内心的平静
C. 对世俗的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