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吉昌桥》

时间: 2025-05-06 02:27:49

诗句

一水长流出涧溪,众山绵密与云齐。

武陵桥上观春色,自笑刘郎去路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7:49

原文展示:

题吉昌桥
——吴武陵〔宋代〕
一水长流出涧溪,
众山绵密与云齐。
武陵桥上观春色,
自笑刘郎去路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自然景象:一条溪水悠然流出山涧,群山层层叠叠与云彩相接。在武陵桥上欣赏春天的美景,诗人不禁自言自语,笑说刘郎(刘郎是指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当年迷失了归路。

注释:

  1. 一水:指一条溪水。
  2. 长流:长久地流淌。
  3. 出涧溪:从山涧中流出的小溪。
  4. 众山绵密:许多山脉密密麻麻。
  5. 云齐:与云彩相接。
  6. 武陵桥:指诗人所提及的桥名,或指陶渊明笔下的“武陵源”。
  7. 观春色:观看春天的景色。
  8. 自笑:自言自语地笑。
  9. 刘郎: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迷失方向的渔夫。

典故解析:

“刘郎”指的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渔夫,象征着对世外桃源的向往与追求。诗人借用这一典故,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世俗纷扰的逃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武陵,宋代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流露出隐逸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游览吉昌桥时,受春日美景的启发,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诗歌鉴赏:

《题吉昌桥》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富有韵律的结构,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诗的开头以“水”和“山”两大自然元素为主线,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涓涓细流从山涧流出,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和谐;而层层叠叠的山脉则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宁静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境界。

在桥上观赏春色的诗人,似乎已与自然融为一体,内心充满了无限的诗意和欢愉。最后一句提到刘郎,既是对陶渊明桃花源的引申,也是对世俗纷扰的反思。诗人在此处自笑,透露出一种淡淡的自嘲和对人生迷途的哲思,暗示了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描写、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出诗人独特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悟,读来让人倍感惬意,仿佛也能感受到春日的温暖与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水长流出涧溪:溪水从山涧中长流而出,描绘出自然流动的画面,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2. 众山绵密与云齐:众多的山脉层叠交错,与天空的云彩相接,营造出一种深邃的空间感。
  3. 武陵桥上观春色:在武陵桥上观看春天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4. 自笑刘郎去路迷:诗人自嘲刘郎的迷失,暗示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清水与春色比作生命的象征,表现出自然的生机。
  • 对仗:如“一水长流”与“众山绵密”,展现了诗人在结构上的用心。
  • 拟人:将春色拟人化,使其充满生气,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迷惘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自己对世外桃源的渴望,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生命、流动与自然。
  2. :象征稳重、坚固与宁静。
  3. 春色:象征生机、希望与美好。
  4. 武陵桥:象征人与自然的结合,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陶渊明
    B) 吴武陵
    C) 李白
    D) 杜甫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刘郎”指的是____。

  3. 判断题:诗人对自然的描绘表现了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对/错)

答案:

  1. B) 吴武陵
  2. 陶渊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桃花源记》——陶渊明
  • 《春晓》——孟浩然

诗词对比

  • 吴武陵的《题吉昌桥》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吴武陵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陶渊明则强调了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迷失。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2. 《宋代诗人传》
  3. 《陶渊明与他的桃花源》

相关查询

四月奉教作 春日游苑喜雨应诏 送李邕(一作送李安邑) 军师凯旋自邕州顺流舟中 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綵花应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通南彻北 狂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心字底的字 隶字旁的字 成群打伙 岗警 包含逐的成语 适情任欲 鬥字旁的字 客伏 撒豆成兵 黑字旁的字 谬容 出处殊涂 包含黯的词语有哪些 僻脱 折文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