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蒋莲店有书柳子厚寄吴武陵琴诗三读敬哦五言》

时间: 2025-04-27 14:58:43

诗句

秋晴得凉行,壁阅遇佳读。

巳咽犹余滋,将烬忽剩馥。

语妙古未多,听难今良独。

追诵惜去眼,信步遑拟足。

惊心一鸟鸣,隔溪两峰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8:43

原文展示

秋晴得凉行,壁阅遇佳读。
巳咽犹余滋,将烬忽剩馥。
语妙古未多,听难今良独。
追诵惜去眼,信步遑拟足。
惊心一鸟鸣,隔溪两峰绿。

白话文翻译

在秋天晴朗的日子里,我在凉爽的空气中漫步,静静地欣赏墙壁上的书籍,碰巧遇到了一本好书。虽然已经读到了令人感动的地方,却仍然觉得余韵未尽,书页仿佛散发着余香。古人的妙语并不多,而今天听到的真好又难得。追忆诵读的美好时光,不禁感到眼泪欲流,步履之间似乎无法停下。突然,一声鸟鸣惊起了我,隔着溪流,看到两座青翠的山峰,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注释

  • 壁阅:在墙上阅读,指的是在墙壁上贴纸或书籍来阅读。
  • 佳读:指好书,令人愉悦的读物。
  • 巳咽犹余滋:已咽下的滋味仍在心头,形容书中内容的余韵犹存。
  • 将烬:指正在燃烧的余烬。
  • :香气,原意为香味,很可能指书籍的香气。
  • 追诵:追忆诵读的过程。
  • 信步:随意地走,形容一种轻松的步伐。
  • 惊心:心中受到震动或感动。
  • 隔溪两峰绿:描绘了隔着溪流看到的青翠山峰的自然美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文学家。杨万里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精致的观察和对自然的热爱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活哲学。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杨万里晚年,正值北方战乱与南宋虽安定但困顿的时期。他在此时通过阅读与自然的结合,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阅读与自然环境的交融中所感受到的深刻情感。开篇的“秋晴得凉行”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秋日,给人带来了清凉的感觉,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安宁。接着通过“壁阅遇佳读”引出阅读的喜悦,表达了对好书的珍视。诗中提到的“巳咽犹余滋”,显示了阅读所带来的深远影响,书中内容在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自然景象与声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触动与感慨。“惊心一鸟鸣,隔溪两峰绿”以鸟鸣作为自然的声音,唤醒了诗人内心的共鸣,强化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这种对比与结合,使得读者不仅能够体验到诗人在书中获得的乐趣,也能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文化的深刻理解,给人以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晴得凉行:表现诗人在秋天的晴朗天气中,感受到凉爽的心情。
  2. 壁阅遇佳读:在墙壁上阅读,偶然发现一本好书。
  3. 巳咽犹余滋:读后余韵犹存,感受到书中内容的美好。
  4. 将烬忽剩馥:书的香气如同余烬般散发出来,生动形象。
  5. 语妙古未多:古人的智慧言辞虽不多,但依然值得珍惜。
  6. 听难今良独:今天所听到的美好言辞实属难得。
  7. 追诵惜去眼:回忆诵读的美好,令人感伤,眼泪几乎夺眶而出。
  8. 信步遑拟足:在步行中,心中感到难以停下,意有所动。
  9. 惊心一鸟鸣:一声鸟鸣,惊动了诗人,使其心有所动。
  10. 隔溪两峰绿:隔着溪流看到的青翠山峰,意象深远,令人陶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将烬忽剩馥”,将书的香气比作余烬的香味,生动形象。
  • 拟人:通过“惊心一鸟鸣”赋予鸟鸣人性化的感受。
  • 对仗:自然景象的对比,如“隔溪两峰绿”,形成了音韵和谐的效果。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阅读与自然的结合,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反映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向往与对文化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秋晴:象征着宁静与清新,传达出一种宜人的气候。
  2. 佳读:代表着智慧与美好,象征着知识的珍贵。
  3. 鸟鸣:自然的声音,寓意着生命的活力与灵动。
  4. 两峰绿:自然景观的描绘,象征着宁静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壁阅”指的是: a) 在墙壁上阅读
    b) 在书桌上阅读
    c) 在户外阅读

  2. 诗中“将烬忽剩馥”的意思是: a) 书的内容令人陶醉
    b) 书的香气仍在
    c) 书的页数很多

  3. 诗中提到的鸟鸣给诗人带来了什么感受? a) 震惊
    b) 愉悦
    c) 惊心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杨万里《蒋莲店有书柳子厚寄吴武陵琴诗三读敬哦五言》 vs. 杜甫《秋夕》
    两首诗都表现了对秋天的感受与对自然的热爱,但杨万里的诗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感受与对文化的珍视,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反映了对生活的忧虑与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
  • 《杨万里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元夕 照田蚕行 晓枕闻雨 元日山寺 朋元不赴湖上观雪之集明日余召试玉堂见寄二绝次其韵 其二 五杂俎 其三 四时田园杂兴 七月五日夜雨快晴 病中绝句 次韵温伯雨凉感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走字旁的字 针术 走之旁的字 日居衡茅 自贼 鹵字旁的字 知小言大 疋字旁的字 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家道壁立 久怀慕蔺 多怀顾望 遗漏 国立 采字旁的字 矫猛 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