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8:43
秋晴得凉行,壁阅遇佳读。
巳咽犹余滋,将烬忽剩馥。
语妙古未多,听难今良独。
追诵惜去眼,信步遑拟足。
惊心一鸟鸣,隔溪两峰绿。
在秋天晴朗的日子里,我在凉爽的空气中漫步,静静地欣赏墙壁上的书籍,碰巧遇到了一本好书。虽然已经读到了令人感动的地方,却仍然觉得余韵未尽,书页仿佛散发着余香。古人的妙语并不多,而今天听到的真好又难得。追忆诵读的美好时光,不禁感到眼泪欲流,步履之间似乎无法停下。突然,一声鸟鸣惊起了我,隔着溪流,看到两座青翠的山峰,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文学家。杨万里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精致的观察和对自然的热爱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活哲学。
此诗写于杨万里晚年,正值北方战乱与南宋虽安定但困顿的时期。他在此时通过阅读与自然的结合,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阅读与自然环境的交融中所感受到的深刻情感。开篇的“秋晴得凉行”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秋日,给人带来了清凉的感觉,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安宁。接着通过“壁阅遇佳读”引出阅读的喜悦,表达了对好书的珍视。诗中提到的“巳咽犹余滋”,显示了阅读所带来的深远影响,书中内容在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自然景象与声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触动与感慨。“惊心一鸟鸣,隔溪两峰绿”以鸟鸣作为自然的声音,唤醒了诗人内心的共鸣,强化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这种对比与结合,使得读者不仅能够体验到诗人在书中获得的乐趣,也能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文化的深刻理解,给人以启迪。
全诗通过阅读与自然的结合,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反映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向往与对文化的热爱。
诗中提到的“壁阅”指的是:
a) 在墙壁上阅读
b) 在书桌上阅读
c) 在户外阅读
诗中“将烬忽剩馥”的意思是:
a) 书的内容令人陶醉
b) 书的香气仍在
c) 书的页数很多
诗中提到的鸟鸣给诗人带来了什么感受?
a) 震惊
b) 愉悦
c) 惊心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