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4: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4:06
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聊取二郡一哂故有落句之戏)
白居易 〔唐代〕
俱来沧海郡,半作白头翁。
谩道风烟接,何曾笑语同。
吏稀秋税毕,客散晚庭空。
霁后当楼月,潮来满座风。
霅溪殊冷僻,茂苑太繁雄。
唯此钱唐郡,闲忙恰得中。
我和你们都来到这个海边的郡城,有一半的人已白发苍苍。
听说这里的风景与烟霞相接,然而彼此之间又有多少欢声笑语呢?
秋税刚结束,官吏稀少,客人们也散尽,晚上的庭院显得格外空旷。
雨后,月光照在楼上,海潮涌来,满座的风吹拂。
霅溪虽冷而偏僻,茂苑却繁盛而雄伟。
唯独这钱塘的郡城,闲忙之间恰到好处。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关注民生的题材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社会现实,特别是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白居易初到钱塘(今杭州)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新环境的感受,以及对朋友的思念。诗中通过对比描绘了官场的冷清与自然景观的美丽,反映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描绘,呈现了初到钱塘的感受。诗的开头,白居易以“俱来沧海郡”引入,既表明了地理位置,也隐含了对人生的感慨。接着提到“半作白头翁”,似乎在感叹与自己同来的友人已然年老,时间的流逝令人唏嘘。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描绘了官场的冷清,秋税结束,吏员稀少,客人散去,晚庭空荡荡,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之后的“霁后当楼月,潮来满座风”,描绘了雨后清新的景象,月光洒在楼上,海潮涌来,给人一种宁静又生动的感觉,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的对比。而最后几句则突出了钱塘的独特之处,既有繁盛的茂苑,又有适度的闲忙,表露出诗人对这个新环境的欣赏与认同。
整首诗结合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白居易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通过对比冷清与繁盛、孤独与宁静,展现了诗人对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新环境的适应与思考,既有对友人的怀念,也有对人生与自然的哲理思考。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状态的理解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秋税毕”指的是:
A. 春季的税收
B. 秋季的税收
C. 夏季的税收
D. 冬季的税收
诗人对钱塘的评价是:
A. 繁忙
B. 冷清
C. 闲忙恰得中
D. 僻静
“俱来沧海郡”中的“沧海”主要象征:
A. 幸福
B. 广阔与变迁
C. 悲伤
D. 宁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对比白居易的《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均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然的感受,但白居易更关注于岁月与变化,而王维则更加注重于送别的情感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