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5:48
三井久知名,暇日偶一访。栋宇坏欲尽,基址尚闳壮。
画墙皆国工,烟云俨天仗,旌旄亚戈戟,佩玉杂弓。
太古实杰作,笔落九天上,吴生名擅世,睥睨未肯让。
规模远有考,意象豪不放。最奇老臞仙,骨立神愈王。
石恪虽少怪,用笔亦跌宕。两姝淡蛾眉,非复火食状。
尘埃久侵蚀,风雨无盖障。好事未易逢,宁能久亡恙。
雍洛劫火余,妙迹尽凋丧。斯游恐难继,伫立增悄怆。
三井的名声已经很久了,我在闲暇之日偶尔造访。虽然建筑物快要破坏殆尽,但基址依然雄伟壮观。
画墙都是国家的工艺,烟云萦绕宛如天上的战阵,旌旗和戈矛交错,佩玉的器物夹杂着弓箭。
这真是古代的杰作,笔触落下如同九天之上,吴生的名声在世上独领风骚,目光睥睨不愿退让。
它的规模远近皆有考证,意象却毫不逊色。最奇特的是那位瘦仙,骨骼挺立,神韵愈加王者。
虽然石恪的作品不多,但用笔的风格也十分跌宕。两位女子眉目如画,已不再是食火的模样。
尘埃早已侵蚀,风雨没有遮挡。好事可遇而不可求,怎么能长久没有祸患呢?
雍洛的大火余波,精彩的迹象已然消逝。这次游览恐怕难以继续,站立在这里增添了几分伤感。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其一生经历了南宋的沦陷,深感国破家亡之痛。他的诗作多反映爱国情怀,风格豪放而深沉。
《游三井观》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国家动荡不安之际,他通过游览古迹表达对文化和历史的怀念,以及对时局的感慨。
陆游的《游三井观》是一首情感深邃的古诗,诗中通过对古建筑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眷恋和对国家衰落的哀痛。开篇以“三井久知名”引入,点明此地的文化底蕴深厚,接着对建筑的残破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既有对古代工艺的赞美,也隐含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画墙皆国工,烟云俨天仗”,这里的“国工”暗示了古人技艺的精湛,而“烟云”则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诗中将古代的辉煌与如今的残破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对美好事物无法久存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古建筑的壮丽与沧桑,也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陆游对国家和文化的深情厚意。最后几句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更加深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这首诗不仅仅是一幅古迹的画卷,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围绕对古建筑的怀念与对历史的感慨,表现了陆游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对国家衰落的忧虑。诗歌通过对比古今,引发读者对历史的反思,情感基调深沉而厚重。
《游三井观》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陆游
C. 李白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老臞仙”象征什么?
A. 普通人
B. 文化的传承
C. 超凡的智慧
D. 战争的英雄
诗中“栋宇坏欲尽”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伤感
C. 激昂
D. 平静
陆游与王维的诗作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但陆游更加强调历史的沧桑与国家的衰落,而王维则更多地描绘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两者在风格和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