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杂赋》

时间: 2025-05-01 15:41:53

诗句

海上鱼盐聚,烟中鸡犬声。

耕农叱牛去,醉叟策驴行。

歛薄民差乐,烽消盗略平。

悠然憩松下,我亦有幽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41:53

原文展示:

杂赋
陆游 〔宋代〕
海上鱼盐聚,烟中鸡犬声。
耕农叱牛去,醉叟策驴行。
歛薄民差乐,烽消盗略平。
悠然憩松下,我亦有幽情。

白话文翻译:

海边的鱼盐聚集在一起,烟雾中传来鸡鸣狗吠的声音。
农民催促着牛去耕作,醉汉骑着驴子在路上行走。
收敛了微薄的民间乐趣,烽火已消,盗贼也平息。
我在松树下悠然自得,心中也有一种幽静的情感。

注释:

字词注释:

  • 鱼盐聚:指海上捕鱼和盐的贸易聚集。
  • 鸡犬声:指乡村生活中的鸡鸣犬吠声,非常生动描绘了乡村的气氛。
  • 耕农叱牛去:农民在田地里耕作,驱赶牛去工作。
  • 醉叟策驴行:醉酒的老人骑着驴子行走,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 歛薄:收敛微薄的乐趣。
  • 烽消盗略平:烽火消失,盗贼平息,表示社会安定。
  • 悠然憩松下:在松树下面安静地休息,表现出一种宁静的心境。
  • 幽情:内心的幽静情怀。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涉及特别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生活场景,反映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爱国者,生于浙江绍兴。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多次战乱,深受民族危机的影响,作品中常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诗风豪放,语言质朴,常以描写自然和人们生活为主。

创作背景:
《杂赋》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相对安定,诗人在这一背景下,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诗歌鉴赏:

《杂赋》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作者通过细腻、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农村景象。诗的开头,"海上鱼盐聚,烟中鸡犬声",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海边渔盐贸易和乡村生活的喧嚣,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农村的日常景象。接着,"耕农叱牛去,醉叟策驴行",将农民勤劳的形象和醉汉的悠闲状态并列,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劳动与休闲的统一。

诗的后半部分,"歛薄民差乐,烽消盗略平",表现了社会的安定与人民的乐趣,烽火消散,盗贼平息,反映了社会治安的良好。最后一句"悠然憩松下,我亦有幽情",则是诗人自我情感的流露,表现出他对安静生活的向往与享受。

整首诗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诗人通过对自然和人们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热爱,体现了对社会安定的期望和对人生幽情的感悟,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和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海上鱼盐聚:描绘了海边渔民捕捞鱼类和盐的繁忙景象,暗示着当地的经济活动。
  • 烟中鸡犬声:在烟雾缭绕的环境中,鸡鸣犬吠声清晰可闻,生动呈现了乡村的生活气息。
  • 耕农叱牛去:农民在田间耕作,催促着牛前进,展现出劳动的勤奋与活力。
  • 醉叟策驴行:描绘了一位醉酒的老人骑着驴子慢行,反映出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
  • 歛薄民差乐:即便是微薄的乐趣也被珍惜,暗示着人们对于生活的感悟。
  • 烽消盗略平:战争烽火结束,盗贼活动减少,社会生活恢复平静。
  • 悠然憩松下:诗人自己在松树下安静地休息,表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享受。
  • 我亦有幽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情感,强调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态。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耕农叱牛去,醉叟策驴行”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烟中鸡犬声”比喻乡村生活中的喧闹与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运用“松下”这一意象,象征着宁静和安逸的生活状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宁静乡村生活的赞美和对社会安定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安宁与幽情,传达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上:象征着财富与生活的来源。
  • 鸡犬声:表现乡村的日常生活,充满生气。
  • 耕农:代表着勤劳与希望。
  • 醉叟:象征悠闲与人生的另一种态度。
  • 松下:象征宁静和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了哪些声音?
    A. 鸟鸣
    B. 鸡犬声
    C. 风声

  2. "醉叟策驴行"中醉叟的形象代表了什么?
    A. 努力工作的人
    B. 悠闲自在的人
    C. 忧国忧民的人

  3. 诗中表达了社会的什么状态?
    A. 动乱不安
    B. 和平安定
    C. 贫困落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陆游的《杂赋》均描绘了社会的变迁与生命的感悟,前者更多地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后者则专注于个人的宁静与享受,反映出两位诗人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

相关查询

灵蛇见少林寺 却入泗口 忆夜直金銮殿承旨 却望无锡芙蓉湖 闻猿 忆汉月 金陵怀古 南楼令(次陈君衡韵) 写怀偶成二首 其一 冯唐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巛字旁的字 立字旁的字 胡孙入袋 虎字头的字 不入兽穴,安得兽子 长话 三位一体 包含送的词语有哪些 无恨九泉 玉疏 广字头的字 丶字旁的字 梧丘 三番五次 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厚结尾的成语 行云流水 佛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