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楼》

时间: 2025-07-29 13:21:09

诗句

白汗翻浆午景前,雨余风物便萧然。

应倾半熟鹅黄酒,照见新晴水碧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3:21:09

原文展示:

白汗翻浆午景前,
雨余风物便萧然。
应倾半熟鹅黄酒,
照见新晴水碧天。

白话文翻译:

在正午阳光下,白色的汗水像浆水一样翻滚,
雨过天晴,周围的景色显得格外萧条。
应该要倒出半壶刚酿好的黄酒,
映照出新晴的天空和碧蓝的水面。

注释:

  • 白汗:指的是正午时分,天气炎热,人的汗水像白色的浆水一样流淌。
  • 翻浆:比喻水面翻动的样子。
  • 午景:指正午的景象。
  • 萧然:形容景色显得冷清、寂寞。
  • 鹅黄酒:指酒的颜色,如同半熟的鹅蛋的颜色。
  • 照见:映照出。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鹅黄酒”可能暗指当时流行的酒文化,以及与朋友相聚时饮酒的情景,这在古代诗词中是常见的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作品涵盖诗、词、文等多个领域,风格多样,尤其以豪放派的词作闻名。苏轼的生活经历丰富,曾经历政治波折,其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在洛阳时,正值他与朋友交往的时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谊的珍视。暴雨初晴,暗示着生活中的起伏和变化,酒则象征着欢聚与放松的时刻。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暴雨过后宁静的午后景象,展现了自然环境与人类情感的交融。诗中“白汗翻浆”的描写,生动地刻画出正午的炎热与人们的辛劳,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随后的“雨余风物便萧然”,则呈现出雨后清新而略显冷清的环境,给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感觉,似乎在反思生活的无常与孤独。

接着,诗人用“应倾半熟鹅黄酒”的构思,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此处的酒不仅是饮品,更是情感的寄托,象征着与友人相聚时的欢愉。最后一句“照见新晴水碧天”则通过对比,展现了晴空万里与酒水映照的美丽景象,抒发出一种洒脱与豁达的情怀。

整首诗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类情感的交织,展示了苏轼特有的生活哲学与人生态度,具有深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汗翻浆午景前:正午的烈日下,汗水如浆水般翻滚,暗示着炎热和劳作。
  2. 雨余风物便萧然:雨后风景显得清新而冷清,表达对环境变化的敏感。
  3. 应倾半熟鹅黄酒:提起刚酿好的酒,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照见新晴水碧天:酒水映照出晴空与碧水,展现出自然的美丽与清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汗翻浆”,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炎热的午后。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观与饮酒的意象,表达了生活的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在变幻的自然中寻求内心宁静的渴望,表现出一种洒脱、豁达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白汗:象征辛劳与生活的苦涩。
  • 鹅黄酒:代表友谊与欢愉的时光。
  • 新晴水碧天:寓意着希望与美好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苏轼
    • C. 杜甫
  2. “白汗翻浆”描绘的是哪个时段的景象?

    • A. 清晨
    • B. 正午
    • C. 黄昏
  3. “鹅黄酒”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失落
    • B. 快乐的时光
    • C. 独自饮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的饮酒诗作均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苏轼的作品更注重于人与自然的结合,李白则更侧重于个体的豪情与奔放。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选》
  • 《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

相关查询

杨柳枝词四首 其三 杨柳枝词 其一 杨柳枝·性命须将自己观 杨柳枝 杨柳枝 其五 杨柳枝词二首 其一 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 其十四 杨柳枝 其三 杨柳枝六首 其二 通州道中作至元四年春 杨柳枝词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肃澄 闲神野鬼 女孙 嵬眼澒耳 日字旁的字 厩长 束手束足 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盐枭 村歌社舞 衣字旁的字 包含桡的词语有哪些 氏字旁的字 风谲云诡 王字旁的字 张公吃酒李公颠 连结尾的成语 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