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杨柳枝》

时间: 2025-05-06 02:49:49

诗句

石黛弯环镜里颦。

罗窗閒踏绕街尘。

生憎灞岸吾离恨,飞趁雕鞍更著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9:49

原文展示:

石黛弯环镜里颦。
罗窗闲踏绕街尘。
生憎灞岸吾离恨,
飞趁雕鞍更著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镜前凝眉的情景,她的眉毛如同山石般弯曲,透过窗户可以看到街上行人和尘土,心中对离别的怨恨在心头涌动。她更恨的是在灞岸上离去的那份情感,同时又对骑马经过的人感到无奈与羡慕。

注释:

  • 石黛:指一种黑色的颜料,形容女子的眉毛如同弯曲的山石。
  • 罗窗:精美的窗户,形容房间的雅致。
  • 灞岸:指灞河的岸边,历史上常被作为离别的象征。
  • 雕鞍:指精美的马鞍,象征骑马的人,代表自由和出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尔田,清代诗人,生于清朝中期,擅长写词和诗,作品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的情感和生活经历常常反映在其作品中,表达了对爱情和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杨柳枝》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离别情感的深刻理解。开头的“石黛弯环镜里颦”便是一种极具画面感的描写,仿佛可以想象出那位女子在镜前的形象,眉头微皱,神情凝重,显示了她内心的复杂情感。接着“罗窗閒踏绕街尘”一句,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街上尘土飞扬,反映了外部世界的喧嚣与她内心的孤独形成了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生憎灞岸吾离恨,飞趁雕鞍更著人”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离别的痛苦在字里行间弥漫。灞岸作为离别的象征,赋予了这份情感更深层的文化内涵。而“飞趁雕鞍”则暗示了对自由与出行的向往,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这首诗以简练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爱情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慨,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石黛弯环镜里颦:描绘女子的眉毛如石黛般弯曲,显示她的愁苦和美丽。
    • 罗窗閒踏绕街尘:窗外的街道灰尘飞扬,营造出一种闲适却又略显孤独的氛围。
    • 生憎灞岸吾离恨:提到灞岸,表现了对离别的强烈厌恶与痛苦。
    • 飞趁雕鞍更著人:描绘骑马的人,象征着自由与流动,与她的离愁形成对比。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如“石黛”比喻眉毛的美丽与忧愁,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离别与思念展开,表达了对爱情的无奈与对自由的渴望,揭示了人内心深处的情感纠葛。

意象分析:

  • 石黛:象征着美丽与忧愁,反映出女子的内心状态。
  • 罗窗:象征着温馨的家与外部世界的隔阂。
  • 灞岸:文化符号,常与离别相关,表达了诗人对离愁的深切感受。
  • 雕鞍:象征自由与流动,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石黛”指的是什么?
    A. 眉毛
    B. 一种花
    C. 一座山
    D. 水

  2. “灞岸”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欢乐
    B. 离别
    C. 自由
    D. 困惑

  3. 诗中提到的“雕鞍”代表了什么?
    A. 生活的沉重
    B. 骑马的自由
    C. 美丽的装饰
    D. 离愁的象征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可以将张尔田的《杨柳枝》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进行对比,前者更强调个人情感与孤独,后者则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及其引发的离愁。两者在表达离别主题上各有千秋,却都展现了深刻的人性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解读》

相关查询

代吴景年次韵净慈寺主僧頔上人二首 元夕醉梅山弟家 春晚课摘茶 蔡峰似徐鳞卿 乡人为予再赏凤花求赋 后圃侍郎芍药酴醾三花竞发戴时可载酒来同酌 筠溪八景诗·笔架文峰 龄叟醉我以鼓笛之筵八句见意 送林方叔赴范馆 董君藻之子时修随其师戴时可来见八句勉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母字旁的字 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危急存亡之交 血肉淋漓 頁字旁的字 齊字旁的字 峣峣易缺 包字头的字 包含倍的词语有哪些 毫末之差 钦依 魚字旁的字 弥罗 笃论高言 瞎路 方士 亦步亦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