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4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41:53
春半尚阴寒,闲居感羁旅。
散愁过北关,独行无伴侣。
颇闻甘墩中,花向东风语。
快唤坝上舟,随风任容与。
行行十里余,明妆无几许。
遥瞻李王塘,嫣红才半吐。
徒见往来艭,茶商杂渔父。
回首忆年时,胜情恣豪举。
分舫徵笙歌,联舆嬉士女。
兹辰近寒食,光风吝和煦。
穆然溯畴曩,愈觉鲜情绪。
寂寞打桨还,百壶倒村酤。
镫明弥勒龛,潇潇闻夜雨。
春天已经过了一半,天气仍然寒冷,我闲居在此,感慨旅途的孤独。在北关散去的忧愁,让我独自一人行走,身边没有伴侣。听说甘墩村里,桃花对着东风轻声细语。急忙召唤船只,随风而行,任凭其漂流。行走了十多里,桃花的妆容却不多。远远望去李王塘,桃花才刚刚盛开一半。只见来往的船只,茶商和渔夫交错而过。回首往年时光,曾经的欢乐尽情挥洒。分舟共奏笙歌,车舆嬉闹男女。如今寒食将至,温暖的春风却少得可怜。突然回忆往昔,更加感到情绪鲜明。寂寞地划着小船归来,喝着酒,回到村庄。灯下明亮的弥勒佛像,听到潇潇的夜雨声。
张铉,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代。其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现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作于清明前三日,正值春季,诗人前往甘墩村看桃花,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与对故乡的思念。诗中蕴含了对过往欢愉时光的追忆和对孤独旅途的感慨。
《清明前三日甘墩村看桃花》是一首描写春天桃花的抒情诗,张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春天的美丽与孤独的心境。诗的开头,诗人描写了春天的寒意与自身的孤独,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羁旅的无奈。接着,诗人转向甘墩村的桃花,生动地描绘了桃花在东风中轻语的情景,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起往年欢聚的情景与欢声笑语,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孤独感。最后,诗人以“寂寞打桨还”收尾,表现了自己在夜雨中归村的孤独与沉思,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哲思。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例如,桃花“向东风语”赋予了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诗中提到的“甘墩”是指什么地方?
A. 一座山
B. 一条河
C. 一个村庄
诗人对往年欢聚的回忆是怎样的?
A. 充满欢乐
B. 感到遗憾
C. 不愿意回忆
“寂寞打桨还,百壶倒村酤”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孤独
C. 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