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1:2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1:29:09
峰转仍波浪,源通忽石林。
直拚三日棹,方尽两湖深。
朴俗无台榭,贫家有织纴。
村村悬敝笱,知不患年侵。
山峰转动,波浪依旧起伏;
河源流淌,忽然见到石林。
我愿意奋力划船三天,
才能游遍这两湖的深邃。
乡村质朴,没有华丽的亭阁;
贫困的家中却有织布的工具。
每个村庄都挂着破旧的鱼网,
他们知道自己无须担忧岁月的侵蚀。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融入了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反映出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观察与思考。
作者介绍:陈恭尹,明代诗人,字子曰,号芝川,致力于诗歌创作,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时,诗人通过对西湖的描写,表达内心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这首诗以西湖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切思考。开篇的“峰转仍波浪,源通忽石林”将诗人置于一个波澜起伏的自然环境中,展现出山水的动感与生机。接下来的“直拚三日棹,方尽两湖深”则表达了作者对探索自然的热情,渴望在湖面上划行,感受湖泊的深邃与广阔。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以“朴俗无台榭,贫家有织纴”对比了华丽与质朴,强调了乡村生活的真实与简单。尽管物质条件有限,但人们依然能够享受生活的乐趣,体现了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最后一联“村村悬敝笱,知不患年侵”更是点明了农村生活的自得与淡泊,虽然生活艰辛,但人们并不惧怕时间的流逝,反而以一种宁静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挑战。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平凡生活的赞美,表现出一种对乡村生活的深切眷恋。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直拚三日棹”意味着什么?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珍视?
诗中的“村村悬敝笱”反映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