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5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5:12
原文展示:
寄献润州赵舍人 南徐城古树苍苍,衙府楼台尽枕江。 甘露钟声清醉榻,海门山色滴吟窗。 直庐久负题红药,出镇何妨拥碧幢。 闻说秋来自高尚,道装筇竹鹤成双。
白话文翻译:
南徐的城墙古老,树木苍翠,衙门和府邸的楼台都紧靠着江边。 甘露寺的钟声清新,仿佛能洗净醉后的床榻,海门的山色仿佛能滴入吟诗的窗中。 直庐中久久挂着题有红药的画,出镇时不妨拥着碧绿的旗帜。 听说秋天来临时,你已自高自尚,穿着道士的服装,手持筇竹,与鹤为伴,成双成对。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质朴无华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此诗是王禹偁寄给润州(今江苏镇江)的赵舍人的,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其高尚品格的赞美。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王禹偁在诗中通过对南徐城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友人赵舍人高尚品格的赞美,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敬仰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南徐城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古城的苍凉与历史的厚重。诗中“甘露钟声清醉榻,海门山色滴吟窗”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后两句通过对友人高尚品格的赞美,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和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寄赠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南徐城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高尚品格的赞美,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敬仰之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高尚品格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南徐”指的是今天的哪个地方? A. 江苏镇江 B. 江苏南京 C. 浙江杭州 D. 上海 答案:A
诗中的“甘露钟声”指的是什么? A. 甘露寺的钟声 B. 甘露的钟声 C. 甘露的钟声 D. 甘露的钟声 答案:A
诗中的“海门山色”指的是什么? A. 海门的山色 B. 海门的山色 C. 海门的山色 D. 海门的山色 答案:A
诗中的“直庐久负题红药”中的“题红药”指的是什么? A. 在画上题诗 B. 在画上题诗 C. 在画上题诗 D. 在画上题诗 答案:A
诗中的“道装筇竹鹤成双”中的“筇竹”指的是什么? A. 一种竹子 B. 一种竹子 C. 一种竹子 D. 一种竹子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